石星言愣了下,欲言又止,最終一句話沒說出來,陛下是圣君,顯然不會說胡話。
欽天監天文生、格物院天文院,顯然對過往的幾次陰陽失度、水旱不調的歷史文獻進行了整理,就信史經驗而言,這股超級寒潮,恐怕真的會持續很久很久,久到連皇帝都等不到的地步。
“那就更不能要了。”石星言小聲的回答了這個問題,一聽超級寒潮和連續性旱災,十年都不能結束,石星言的態度更加堅持了,連好聽話都不肯說了。
石星言看陛下沒有反駁,立刻低聲說道:“陛下,陜西、甘肅的糧食是無法自給自足的,大約要有兩成需要腹地供應,現在有了綏遠的河套,能夠減緩一點腹地的壓力。”
“西域的糧食,也是不能自給自足的,如果這個時候,重開西域,很有可能需要從江南向西域供應糧食。”
“現在,養不起,再加上天變,更守不住。”
石星言不談銀子,銀子在甘肅幾乎沒什么用,只有糧食是最關鍵的,也就是馳道已經修通了,人們有了盼頭,否則的話大旱一來,陜甘綏缺的糧食更多,甚至陜西、河南也缺糧,弄出顛覆社稷的民亂,幾乎是順理成章的事兒。
“有道理。”朱翊鈞沒有否認,石星言愛說實話,他講的對。
幾乎所有的事兒都是如此,要考慮個人奮斗,也要考慮歷史進程。
石星言一直覺得:把南洋能種地的地方都占了,把鋼糧的南北對流建立起來,才是朝廷目前最應該做的事兒。
“陛下,邊疆地區的價值極高,因為軍事安全。”
“無論是綏遠還是甘肅,沒有西域,都是把腹心剖出來給敵人,這不利于大明的安寧。”
“所以,寧遠侯在輪臺,非常有必要,一顆釘子扎在西域上,就像是白楊樹一樣,大明可以進退有據。”石星言生怕自己勁兒使大了,朝廷突然從進攻,轉為完全的收縮,趕緊往回找補了下。
進可攻,退可守的輪臺城,絕對不能放棄,只要大明在西域的心臟上扎根釘子,西域就威脅不到大明腹地的安全。
安全價值是一個通常被人忽略,卻十分重要的價值,甚至超過了經濟的重要性。
西域的馬匪一年三次劫掠綏遠,再好的王化,都會被破壞的一干二凈。
“再看看吧。”朱翊鈞想了想,李成梁都已經打到輪臺城了,就讓他繼續開拓吧,他那三千客兵,大明還是養得起的。
朱翊鈞對西域的計劃,發生了一些轉變,在原來的規劃里,他打算郡縣化西域,這個規劃膽子很大。
現在他打算搞總督府了,就是讓李成梁打,打完在綠洲上建城,大明在西域的實際統治范圍就是一座座城池,剩下的地方,高度自治,這就是大明的總督府制度。
打多少算多少,拿多少是多少,等大明有能力的時候,再繼續深入的王化。
朱翊鈞和石星言聊了很久,主要是關于西域開拓之事,石星言簡單的介紹了下西域重要的關隘。
幾乎所有數得上名字的關隘,都位于重要的地理區域,名山之側,大川之旁。
控制了關隘這一個點,就控制了通過此處所有的路,控制了整片區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嘉峪關有三大名關,鐵門關、玉門關、陽關。
西出陽關無故人、春風不度玉門關,玉門關和陽關都位于關西七衛,這嘉峪關外的七衛,八成都是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