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雁回池里的魚,他養了十多年了,現在被皇長子給打了去。
戚繼光很快就接受了這個結果,太液池里的錦鯉,有的已經活了上百年了,還不是成了皇帝的靶子?他雁回池里這點魚,打就打吧。
皇帝能吃習武的苦,戚繼光意外,太子也能吃這份苦,戚繼光就更意外了,一點魚而已,盡管打去。
老人都喜歡孩子,朱常治出現后,戚繼光就仔細詢問了朱常治的武功課業,得知已經開始學習騎馬,頗為欣慰,還囑咐了很多騎馬的注意事項,如騎馬不能久、跑快了不能坐,而是馬步蹲在馬匹上、不要跟馬較勁兒要順勁兒等等。
“戚帥考校下治兒功課,朕去武英樓操閱軍馬。”朱翊鈞坐了一刻鐘左右,就去操閱軍馬了,借著考校功課為由,把朱常治留在了大將軍府,陪戚繼光玩。
心病要用心藥醫,戚繼光不殺倭寇俘虜,朱翊鈞只能換個藥方。
孩子是未來、是希望,而沒有長歪的朱常治,就更是大明的希望和保證,這完全可以讓戚繼光內心的焦慮緩解,至少在未來數十年,大明不會再有東南倭患那些慘劇出現了。
朱常治打了一趟捷拳經,這套拳法三十二式,俗稱戚家拳,也叫炮錘拳,勢大力沉,朱常治打的虎虎生風,他又演了一套刀法,也是有模有樣了,絕不是徒有其表,動作規整,剛柔相濟。
“戚帥,以后都是火槍火炮,這還要練拳練刀嗎?”朱常治收勢后,有些疑惑的問道。
戚繼光想了想說道:“強健體魄,還能長高,常習武藝,那肯定吃得多,長得壯,除此之外,還能壯膽氣,怯敵必是藝淺,善戰必定藝精,所謂藝高則膽大是也。”
“戰場上,最忌怯懦,軍兵一旦怯懦,就會氣弱,氣勢一弱,就會潰散,一旦逃跑,就是把后背留給敵人。”
“火槍火炮當然很強,線列陣以一當十,可再好的軍械,也是給人用的。”
做皇帝,絕對不可以懦弱,作為太子,要是唯唯諾諾,恐怕皇帝會廢掉朱常治。
而且,人不行,再好的軍備也是白瞎。
大明賣給阿克巴六艘五桅過洋船,已經沉了一條,不是第烏總督府打掉的,是蒙兀兒國軍兵軍紀不嚴,在船上用火不當,把船給燒了。
大西洋的風暴都無法擊毀的五桅過洋船,被蒙兀兒國軍兵給弄沉了,大明理當引以為戒。
戚繼光把這些當故事講給了朱常治聽,朱常治聽來聽去,忽然眼前一亮,問道:“毅?弘毅的毅?”
習武很辛苦,但朱常治堅持了下來,他發現習武日久,他這個小孩,做事也有毅力了,不會半途而廢了。
“然也。”戚繼光不住的點頭說道,王皇后是個賢后,把孩子教育的很好,朱常治是個好孩子。
錢至忠錢三站在一旁聽故事,再早熟,他也是個孩子,喜歡聽這些奇聞軼事。
朱常治在大將軍府吃了午飯后,才離去,他倒是想多玩會兒,但下午還有課,回去晚了,母親又要變身了,比老虎還兇。
太子和武勛之首、大將軍、奉國公湊到一起,皇帝,就一點不擔心侯君集、李承乾舊事?
朱翊鈞一點都不擔心,因為他春秋鼎盛,還年輕,還沒有被權力、神圣,異化成一條囚禁在皇帝寶座上的困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