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愿意發就讓他發吧,講的還是很有道理的,再多關幾天,等泰西使者走后,再放出來。”朱翊鈞沒有讓黎牙實為難,非要逼著他在大明和西班牙選一個。
看在黎牙實還在翻譯天文學概要的面子上。
萬歷十八年六月二十四日,高啟愚再次帶著禮部諸多官吏,和佩德羅和他的幾個幕僚,進行了唇槍舌戰,五天后,才確定了一個似是而非的談判結果。
由大明禮部牽頭,以自由貿易為名義,太平洋所有的總督府參與的環太平洋商業聯盟,在談判中誕生。
這個商業聯盟,甚至包括了長崎、呂宋、舊港、金池四個總督府,不包括倭國、朝鮮和琉球,倭國是大明的敵對國,朝鮮和琉球是大明的屬地。
商業聯盟的三條最核心的條規,就脫胎于高啟愚提出的三個賠償條件。
而且特別吊詭的是,高啟愚和西班牙使者佩德羅,都能大聲宣布,我贏了。
大明最核心的三個訴求達成,而佩德羅也可以宣稱自己贏,而且大贏特贏。
大明商船繞道危險的德雷克海峽,就是為了卑鄙的躲避麥哲倫海峽合理的通行費,而今天,佩德羅本人以高超的談判技巧,改變了大明繞道的行為,通行收入大幅度增加了,此為是第一勝。
過去大明不開放的總督府貿易,現在全都納入了環太平洋商業聯盟,只用口舌,就敲開了大明封閉的貿易國門,此為第二勝。
而基于環太平洋商業聯盟框架下,各總督府和大明簽訂各種貿易協議,就變得非常合理,畢竟秘魯總督府也可以和呂宋簽訂貿易協議,這很公平。
佩德羅用自己的智慧,幫費利佩收回了一部分西太平洋的貿易權,是大獲全勝。
商業聯盟長達數十頁的條規里,有不起眼的一條:隸屬于大明的總督府簽訂貿易協議,需要朝廷廷議準許,需要皇帝朱批;
還有不起眼的一條,大明船只可以自由停泊在各大總督府的港口,但泰西的船只,依舊需要船引。
還有不起眼的一條,各總督府可以和大明協商關稅。
“這個佩德羅,他居然沒有把這三條翻譯成拉丁文嗎?”朱翊鈞眉頭一皺,談判只談出一個雛形來,而佩德羅拉丁文本,壓根沒有這關鍵的三條。
馮保低聲說道:“佩德羅的想法其實挺簡單,費利佩不懂漢文,拉丁文本呈送后,費利佩簡單的看一遍,就可以宣布贏了,費利佩要的是勝利,而不是細節條規。”
之所以有數十頁,不是有那么多的東西要寫,而是要用冗雜而無用的信息填充到里面,讓費利佩看不出來問題。
反正費利佩需要的是贏,只要能贏,那就一切安好。
“不行,必須把缺失的翻譯進去。”朱翊鈞做出了十分重要的批示,西班牙這些宮廷秘書,的確很擅長把一件事分解成若干合法的小事兒,進而逃脫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
但朱翊鈞要求補足拉丁文的翻譯。
這是很嚴肅的歷史性文件,泰西沒有記錄歷史的習慣,大明有記錄歷史的習慣,搞這么一份模棱兩可連翻譯都欠缺幾條的文件,會被嗤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