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翊鈞做出了明確的批示后,高啟愚和佩德羅又展開了談判,這次就沒有那么溫和了。
佩德羅不肯將其翻譯成拉丁文,其實就是留個退路,一旦費利佩突然改了主意,不再對英格蘭發動遠征,這份環太平洋商業聯盟,就可以立刻撕毀。
即便是費利佩仍然執意遠征,他佩德羅也不是罪人,畢竟拉丁文里沒寫。
大明的要求他不能理解,事實上建立這個商業聯盟的框架更加重要,大明就可以利用這個商業聯盟對環太平洋的總督府施加影響力。
佩德羅無論如何都不肯翻譯成拉丁文,萬一費利佩看到,必殺他。
談判陷入僵持,因為佩德羅無法理解大明的要求。
鴻臚寺內,大明臣工和佩德羅為首的四名使者對坐,談判已經無法更進一步,高啟愚讓人上了兩壺茶,緩解了緊張氣氛。
“貴使大抵是很難理解,大明為何非要把這些條文翻譯成拉丁文。”高啟愚抿了口茶才說道:“大明有個禮部尚書名叫萬士和,他之前就提到了國朝分為兩種,一種為居國,一種為行國。”
“何為居國?就是安居樂業,百姓們鄉野之間有營堡村寨,有固定時間的大集,有縣城、州城、府城來躲避戰火。”
“何為行國?游牧、游商、海寇、流竄搶劫,居無定所,逐水草而棲,缺衣少食便會搶劫,說是以戰養戰,不過流寇而已。”
佩德羅面色通紅,他當然聽出了高啟愚這是在罵人,他嘴角抽動了下,厲聲說道:“大鴻臚!大明固然是天朝上國,但我西班牙也是太陽永遠普照之國,大鴻臚這番話,未免有些過于瞧不起人了吧!”
“難不成大明真的要給英格蘭供應火器軍需嗎?英格蘭是群海寇!”
大明是居國生活穩定,除了大明之外,當下世界,壓根就沒有居國,都是行國,連西班牙在搶南太平洋的土著夷人。
“英格蘭海寇和倭寇基本沒什么區別。”高啟愚再次提醒佩德羅說道:“是西班牙先破壞默契的,蘭奇洛特,可是被大明抓到了個正著。”
佩德羅氣急,卻無話可說,蘭奇洛特在事情敗露的一瞬間,就該直接自殺的,而不是留下這么多的麻煩!
高啟愚繼續說道:“居國也好,行國也罷,都需要賬本,居國的賬本就是歷史,但凡是想要讓百姓安居樂業,哪怕是編,也要編個正經的、漫長的歷史出來,而行國的賬本,就是宗教。”
“賬本這個東西,其實沒那么復雜,就像宴請,其實就四件事,誰請客、誰買單、誰干活、誰領功。”
“大明的賬本是歷史,就是皇帝請客、朝廷買單、萬民干活、萬民領功;而泰西的賬本是宗教,就是上帝請客,教徒買單,平民干活,上帝領功。”
“其實差別不大,這里面唯一的區別就是皇帝是個人,神不是個具體的人。”
差別不大?差別大了去了!因為人和神的區別,領功的人成了上帝,而不是干活的人!
宗教無敵就無敵在這里。
大明生產了貨物,衣食住行方方面面,讓所有人活得像是個人,但是宗教就會異化這些貢獻。
在宗教的異化之下,就成了大明不肯免費供應充足的貨物,就是沒完成上帝的考成,所以沒有功勞,甚至沒有苦勞,只有沒有完成上帝考成的原罪。
所以上帝的選民,這些教徒,不但不會感激,反而會因為大明的‘偷工減料、投機取巧’而怨恨于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