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認為成立松江棉紡官廠是大明的左手打右手,但馮保仔細想了想,低聲說道:“陛下,京師煤價。”
陛下當然是對的,但陛下也有思慮不那么周全的時候,這個時候作為內相,就要為陛下補充一些案例,來說明問題,這是內相的職責所在。
京堂煤價,就是那個案例。
陛下睿哲天成,馮保只要提出關鍵,陛下就會立刻全然明白,為何王謙會想到用官廠,去對抗壟斷資本這個龐然大物。
在西山煤局籌建之前,每遇雨雪連綿,西山煤不能至,城中煤價騰漲不止,生民皆苦,嘉靖二十九年俺答汗入寇時,煤的價格漲了近百倍,這就是完全交給民坊的結果。
西山煤局成立后,煤炭價格穩定在了一斤六文的價格,時至今日,風雨不能動。
大明京師共有132行當,燒煤行是其中之一,燒煤行、煤市口之前都在武勛和西城富戶手中,為此王崇古在世的時候,還頂著御史聚斂過重的彈劾,把正西坊、崇北坊的煤市口,強行收為了官有。
生產集中、資產集中和市場集中,是壟斷資本的三大特征,彼時西山煤局有生產集中和資產集中,但煤市口在勢要豪右手中,價格明明沒有因為雨雪發生變動,但這些勢要豪右就是要借口漲價。
最終導致了大明只能對煤、焦、鋼、鐵進行了專營。
一到雨雪連綿就如此漲價,大明管的那么寬的士大夫們,就不管管?還真不管。
第一他們不知道,士大夫五體不勤,柴米油鹽這些事兒,根本不用他們去關注;
其次,這些本來就是他們的生意。
正西坊煤市口大掌柜,名叫劉祥愚,他曾經洋洋得意的寫道:
我日以貿煤為業,其與士大夫之家,或白送,或受半值,皆言我好客有義;雨雪連綿,則一本而獲數倍之利,終日辛勞,不過糊口爾爾,其余皆予貴人,以求免抽分之苦。
這個劉祥愚,是士大夫口中的好客有義之人,他在雨雪天氣多賺的錢,其實大部分給了士大夫們這些貴人,以求托庇,防止他們為難。
“那就籌建吧。”朱翊鈞聽馮保那么一說,忽然想起了一件舊事,京營銳卒進過京師,那一次,銳卒們推著帶旗子的小車,車上裝滿了煤球,把煤球送到各坊平價售賣。
王謙想到的解法,源于西山煤局的成功,有成功的經驗可以借鑒,時至今日,西山煤局早就是煤鋼聯營,而且是大明第一鋼鐵廠,但人們依舊把它叫做西山煤局,就是煤炭供應穩定。
王謙設立松江棉紡官廠的目的,不是為了殺死壟斷資本這個龐然大物,而是要讓這個龐然大物在作惡的時候,朝廷有手段、有能力去干涉棉紡價格,讓這個龐然大物有所忌憚。
要不然朝廷手里一張牌都沒有,這龐然大物必然失控,而且后果難料。
王謙在奏疏里,還談到了另外一個松江府最新的騙局,朱翊鈞仔細理解了王謙的意思,才明白了,王謙說的是信托。
信托這東西,在大明也不是什么新鮮的東西,很多覺得很新,其實都很舊,早就出現了。
北宋皇佑元年,范仲淹被貶,這代表著慶歷新政徹底失敗了,范仲淹心中苦悶可想而知,他改變不了天下,就選擇了改變自己家族。
皇佑元年,范仲淹用僅有的余財購置了一千畝地,設立了范氏義莊,并且制定了十三條規矩,管理這個義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