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幫的主動權掌握在大船的一方,呂宋水師一共28條船艦,而宿務列夷有足足82條船,從數量上看,呂宋水師劣勢,可戰場上,呂宋水師,取得了完全壓倒性勝利。
即便是夷人付出了巨大的傷亡,好不容易攀登到了大船的甲板上,也無法取勝,他們要面對呂宋牙兵的鉤鐮槍、長刀和燧發銃。
訓練有素、裝備精良的呂宋牙兵,毫不留情的收割著夷人的生命。
“砰!”殷宗信跳到了對方的旗艦之上,這艘船是對方幾艘大船之一,是三桅夾板艦,這艘船足夠大了,但在三十三丈的麒麟號面前,顯得格外嬌小。
宿務列島,三十六山,是當年殷正茂仁政的結果。
在最初的時候,殷正茂總是想著王化綏遠一樣王化呂宋夷人,但海寇滋生,針對漢人的襲擊不斷,在不斷的沖突中,殷正茂在林輔成的見證下,從仁義變成了暴戾。
黎牙實曾經數次對皇帝兜售過一個理念,在開拓過程中,過多不必要的善意,是高道德劣勢。
雖然黎牙實說了無數次,但有些教訓,的確得自己來一次,才能徹底明悟,人教人確實教不會。
“殷正茂已經死了,你們這群大明來的侵略者,滾出我們的家園!”一個身形十分魁梧的壯漢,厲聲大吼。
“嘰里咕嚕說些什么東西。”殷宗信眉頭一皺,這人說的夷語,他沒太聽明白,他拍了拍腰間長刀鎖扣,長刀應聲而落,他抓著刀柄,將六尺五寸長的長刀拔了出來,因為長刀過長,所以才有了這種解扣、刀鞘落地、拖地拔刀的拔刀式。
戚家長刀,刃五尺,但只在最前開刃一掌,未開刃的地方可以抓握,柄一尺五寸,重二斤八兩,是一種海戰利器。
殷宗信抓住了刀柄,他抓刀的姿勢很怪,左手抓柄尾,右手抓柄首,半蹲身體微微前傾,武技這個東西說復雜是真的很復雜,但練得久了,其實就是重心、發力、腳、肩,這四個關鍵。
這個起手式完全兼顧了這四個方面,只有長期訓練站樁馬步,下盤才穩,這就贏了一半,看準敵人腳肩,就贏了另外一半。
“殺!”
舌綻春雷,殷宗信厲吼一聲,提刀帶著數十名牙兵,沖向了甲板上的賊人,壯漢無甲,大明牙兵人人著甲。
有甲打無甲,可以一直打到體力不支。
殷正茂的確犯了仁慈的錯誤,但他并沒有讓夷人獲得甲胄、火器、鈍器、強弩等物品,夷人就是僥幸獲得一兩副甲胄,也會因為保養不利慢慢腐朽。
知識是非常昂貴的,保養武器裝備也是知識的一部分。
賊酋手持不過一把三尺長的腰刀,看到殷宗信帶著甲重來過來,還想用走位來躲閃,甲胄總計五十斤,確實活動不便,賊酋的思路是完全正確的。
但賊酋低估了殷宗信的實力,沒能躲過殷宗信的橫掃。
殷宗信的速度有點太快了,六尺長的長刀,攻擊范圍實在是有些廣,只一記橫掃,賊酋的腰腹就劃出了兩扎長的傷口,血液噴薄而出,體力開始快速流失,反應變得遲鈍。
殷宗信得理不饒人,前踏步,丁字回殺,刀光一閃,賊酋的脖頸被切開半個,腦袋掛在了肩膀上,這次血液沒有噴濺太高,三息之后,賊酋魁梧的身體直挺挺的倒下。
“殺!”殷宗信再吼一聲,再次向著下一個賊人而去。
僅僅三個時辰之后,呂宋牙兵大獲全勝,繳獲了三桅夾板艦兩艘、二桅海船十二艘,剩下的小船不計,殺敵一千七百人,俘虜兩千人,打到后面,賊人已然士氣全無,開始潰散。
一艘三桅夾板四艘二桅海船逃亡,牙兵已經追擊而去。
三十六山夷賊這才發現,殷宗信比他爹殷正茂還要狠厲,而且點子更加扎手。
殷正茂是個文進士,雖然習武,但很少親自沖殺,殷宗信讀書不是很好,武力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