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光啟指數,反映物價膨脹的指數。
這個指數是姚光啟在叫魂案中,觀察一個叫孫尚禮的舉人,發現他不肯褪去長袍,購買昂貴商品而非平價商品,活活把自己餓死,姚光啟總結了其中的經驗。
這個指數一共有兩個,平價和昂貴。
同類商品中,平價是鄉賢縉紳及以下消費的商品,昂貴是鄉賢縉紳以上階級消費的商品,反映物價增長速度,方便決策者做出正確決策。
一定要注意的是,這兩者是不能混為一談的。
姚光啟曾經試圖賦予各自權重系數,進而得到一個指數反映物價增長速度,但姚光啟失敗了,無論如何賦予權重,都會失真。
因為昂貴商品的價格波動極大,極端數據容易造成數據失真,有些類似于平均數,勢要豪右和窮民苦力一平均,看起來就會天下太平。
姚光啟指數是大明朝廷命官手里一項很重要的工具,要收集并不麻煩,一個月去菜市口、煤市口這些地方逛逛就能得到,實在不行張嘴問問,真的沒有想象的那么困難。
一旦某項價格出現了較大幅度的變動,就代表著有情況在發生,矛盾在看不見的地方靜靜地激化,如果不能防微杜漸,很有可能形成像寧化、瑞金、寧都三縣的田兵之亂。
出了民亂,地方衙門從巡撫到縣吏,都要吃封建鐵拳,陛下不管這個那個,出了民亂,所有人都要為此負責。
天變的利劍,在大明朝廷、地方的頭上懸著,沒人會對民亂掉以輕心。
姚光啟指數,這是度數旁通的成果,王國光位列維新功臣榜名至實歸。
“為民無路的臆想。”朱翊鈞看了一點點《深翻》的內容,已經感受到了這句話的份量,簡單幾個字,就把所謂的為官之道給戳破了。
為官之道不完全是和光同塵、相忍為國,為民無路的敘事,也不過是為了自己逃避責任的借口。
這本書朱翊鈞打算一點點看,和之前的《翻身》一樣,徹底看明白。
侯于趙看了看腳下,陛下在松江府,而不是順天府。
陛下為了解決松江府在維新過程中的種種事端,親自來坐鎮。
看起來壟斷資本這個龐然大物無法解決,但松江巡撫、知府,也在竭盡全力的解決。
大明從來不缺忠良,缺的是讓忠良展示自己才能的舞臺。
侯于趙話到這里就淺嘗輒止了,沒有多談,因為談下去,必然涉及到一個不能觸碰的話題,大明皇帝的普遍
怠政。
侯于趙在地方干了這么多年,大多數的官員,都是穩坐釣魚臺,與其說他們是個人,不如說他們是那塊印。
什么責任都不想肩負,萬事向下攤責,下屬匯報的任何事,第一考慮是自己升轉,第二考慮是自己的錢袋子,第三考慮是需不需要自己擔責。
只要這三個考慮不過,下屬匯報就不下印,這三個考慮過了,下屬說什么便是什么,從來不想親自去看看。
合理嗎?當然合理,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但侯于趙看來,已經完全被權力異化,已經不是人,而是印綬。
但只要抬頭看一眼,就會發現,大明皇帝除了太祖高皇帝、成祖文皇帝之外,也和這些官僚一個樣兒,是個印,不是活生生的人。
道爺算半個,畢竟道爺前二十年,稱得上是銳意進取,嘉靖新政,也是如火如荼的進行,但最終,軍權這把刀子抓的不夠穩,自己數次陷入危險之中,后來也開始焚修了。
現在是萬歷二十一年,陛下這二十一年都是一個活生生、完整的人,侯于趙希望陛下一直是個人,而不是陷入為民無路的臆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