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仇恨,而是恩情。
開拓行動是大明朝廷支持的,雖然當時朝廷力量有限,支援的東西少,就給了幾把平夷銃,但麒麟號不是假的!
殷宗信認為,徐楨、王虎他們應該覺得,他們就是陛下從廣州派到呂宋的,呂宋是總督府而不是行省,只是因為王化不足。
而呂宋水師也一直是南洋水師的一部分,而非獨立于大明之外的獨立軍事組織。
積極調整政策,緩和彼此矛盾,加速融合,是朝廷的職責。
而且,呂宋大部分漢人,都覺得國姓爺真的是老朱家的人,那個廣為流傳的傳說,連殷宗信都信了。
故事可能是假的,但向心力是真的。
但是,殷宗信非常清楚人走茶涼的道理,現在還能講講故事,時間一長,故事講不下去,離心力就會越來越強。
殷宗信認為這次對呂宋政策的整體調整,完全沒有問題,是王化的必然進程。
“宗信也幫朕看顧王謙一二,朕和他私交極好。”朱翊鈞看了眼王謙,叮囑殷宗信,哪怕他真的有割地自治的想法,巡撫是絕對殺不得的,否則就是徹底撕破臉,唯有兵戎相見了。
他說的是私交,但也是國事,王者無私。
“臣曉得。”殷宗信領命。
殷宗信、朱軒嫦、王謙等一眾官員在觀潮閣拜別了陛下,上了棧橋,登上了麒麟號。
朱翊鈞站在了觀潮閣看了許久許久,直到麒麟號的身影,消失在了茫茫的大海之上。
船隊四月初三從松江府出發,四月十八號就抵達了馬尼拉港,伏波將軍徐楨,鎮海將軍王虎在馬尼拉港口迎接殷宗信回來,今天起,殷宗信就是國姓宗信,也是泗水侯、呂宋總督了。
對于王謙這位呂宋巡撫的到來,徐楨和王虎互相看了一眼,露出了擔憂之色。
為了迎歸,徐楨和王虎等呂宋十虎操辦了接風宴,為殷宗信接風洗塵。
在宴會上,王謙推杯換盞,絲毫沒有士大夫的做派。
王謙放下了酒杯,看了一圈十虎,殷宗信樂觀了,事情非常的棘手。
至少十虎并不愿意離開呂宋,而且很有可能代表了十營的態度,當然這不代表十虎下定決心,要跟大明兵戎相見。
暴力失控的可能存在,而且最少有三成以上,十虎對巡撫的態度,可窺一斑。
這就要看王謙辦事能力,朝廷能給的都給了。
王謙不動聲色,依舊推杯換盞,這接風宴,王謙酒沒
喝多少,反而是把十虎的態度,全都試了出來。
做任何事,最忌諱的就是先入為主,把人簡單的劃分到某個陣營里去,這邊是忠誠的,那邊是不忠的,人是極為善變的,甚至,人都不能共情過去的自己。
那么是在扣帽子,不是劃分陣營。
找到誰是敵人,誰是朋友,是階級論斗爭卷的第一綱領。
王謙的試探主要是試探他們對朝廷的看法,他們的訴求,他們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