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報傳到了大將軍和元輔面前,大將軍和元輔正在釣魚,就在行宮旁邊有個魚池,是大將軍和元輔閑暇時刻必然會去的地方。
“理所當然。”戚繼光看完了塘報,甚至覺得劉綎打的已經很好了,他過去,也是打成這樣。
“順理成章。”張居正看完了塘報,放下塘報又拿起看了起來,他現在也不避著人了,他看就看了,除了陛下會說兩句,沒人敢說。
而且陛下也看!
捷報傳到了京師,通過邸報通傳天下。
喜氣洋洋之中,朱翊鈞和松江府地面官員,發生了一點分歧,關于八月份的萬壽圣節。
上一次朱翊鈞在松江府過萬壽圣節,當時松江府整整操辦了一個月,后來他回京后,下旨不得大肆操辦,一切從簡,修省以應天變。
但松
江府地面根本不聽皇帝的,從五月份就要開始準備,非要大辦特辦,一個月確實有點長,辦半個月剛剛好。
朱翊鈞把李樂和王謙叫到跟前,一頓臭罵,李樂和王謙表面唯唯諾諾,暗地里還在緊張籌備。
王謙四月初三要赴任呂宋,在離任前,他非要把這事兒給辦了。
朱翊鈞仔細詢問后,才知道了為何李樂、王謙寧愿忤逆圣意也要操辦萬壽圣節。
因為賺錢。
松江府和順天府不同,最大的不同就是松江府富得流油,松江府的商品經濟高度發達,但是能找個由頭大肆慶典,促進消費的機會真的不多,萬壽圣節,顯然就是一個極好的理由。
京師和松江府都是商品經濟,但京師是供小于求,導致物價價格很貴,一石米京師賣五錢銀,而松江府只要三錢銀,如果吃舶來糧,能更低。
當然要是非要買昂貴商品,一斤米,半兩銀子的米也有。
松江府整體上是供大于求,所以找個由頭大肆慶典,促進消費,就成了松江府的需求。
而且這里面還涉及到了忠誠的問題,陛下在松江府,不能比在順天府、應天府過得差,京師有的,松江府要有,京師辦不了的,松江府要辦好,這樣,陛下駐蹕松江府就非常合理了。
現在有馳道,憑什么你順天府就一定是京師?
最終皇帝也沒能拗的過臣子,答應了下來,辦可以,半個月也行,但今年閏八月,就不能再辦了。
按李樂的意思,居然要趁著閏八月,再過一次萬壽圣節,簡直是簡直了。
“宗信,回到了呂宋,定要切記,安全為主,如果事情有變,就坐船回來,剩下的交給朕解決。”朱翊鈞對駙馬和公主如此叮囑。
這次殷宗信回呂宋,是有些危險的,因為要對十個營進行混編、輪換,要讓呂宋十個營的參將、庶弁將回大明學習后,另擇他地赴任,比如江戶城,比如長崎、比如大阪灣等等。
若是這十個營的將領不肯交權,殷宗信被當做是叛徒,麻煩就大了。
“陛下,臣倒是不覺得會有什么事情發生,都是大明人。”殷宗信覺得有點怪,朝廷有點謹小慎微了。
伏波將軍徐楨,鎮海將軍王虎,他們本身都是廣州人,不是呂宋人。
他們對呂宋沒有太多的認同,能從總督府調回大明腹地,是天大的榮幸,哪里會反抗?
當年,大明朝廷的確是不能妥善安置客兵,只能讓他們搏命去了呂宋,可這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