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完全禁絕胡禮的原因很簡單,因為在元朝發生了極其慘烈的馬吃人。
元廷要求在河北、河南、兩淮、湖廣、蘇松等產糧的地方,大量養馬,大量田土變成了草場,一直到永樂年間,關內草場才全都變回了耕田。
洪武三十年,永樂二十二年,漢民在關內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墾荒。
元廷要求就能執行下去了嗎?大明皇帝的圣旨都做不到,憑什么寬縱的元廷政令,就能得到貫徹呢?
起初田土變草場的命令,根本無法執行下去,不讓百姓種地,等于逼迫百姓去死,朝廷敢下這樣的命令,地方官員也不敢執行,百姓蜂擁而起,最先殺的就是他們。
關鍵是地方官,也不知道如何去執行,是朝廷說不讓人種田,就沒人種了?
直到元朝末年出現了一個大聰明皇帝,元順帝。
就是把大元江山丟了那個元順帝,他一拍腦門,想到了個好辦法,耕地要澆水,那澆水要用溝渠,把水利工程全都破壞掉,這些田土不就成為了草場嗎?
《至正條格》卷一《斷例·衛禁·侵耕納缽草地》把事情解釋的非常清楚。
納缽,在元朝就是行宮、行營的意思,元順帝登基巡營就發現,行宮附近的草場,全被百姓侵占了。
就是:大都至上都等處有的納缽營盤,如今相鄰著的百姓每(們),好生侵耕踏踐了有,為這上頭,草長不出來的緣故,是這般有。
就是因為行宮草場被侵占,元順帝下令開始大肆破壞各地水利設施,結果黃河決口,又不得不大興土木修繕黃河河堤,然后就是莫道石人一只眼了。
在挑動黃河天下反之前,人們因為這樣的政令,就已經活不下去了,只能造反了。
具體執行這個荒唐命令的還不是地方官僚,而是諸王、公主、駙馬,并各枝兒怯薛歹、女孩兒、火者、各愛馬人等,這些人看著田土變成了草場,可以大量放牧,草長鶯鶯,那叫一個美。
美了沒幾日,天就塌了。
雖然說胡虜國祚不過百年,元朝到了元順帝的時候,國祚將近,氣數已經不多了,但元順帝這等大聰明,一腳油門踩到了油箱里,來了個狠狠地加速!
朱元璋盡廢胡禮,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為了休養生息,讓人過上一段安穩日子,恢復田土、恢復人口、恢復生產生活。
貴由赤,元代宮廷軍事體育活動,遴選快行者的辦法,其實就有點犯忌諱,皇帝不在,辦也就辦了,既然皇帝在,還是有皇帝批準的好。
朱翊鈞仔細看完了這次快行放走的規章制度。
章程將所有參賽的人分成了四等,金、銀、銅字牌跑者和余者。
余者占據了九成五之多,就是個湊熱鬧的,跑不下去就可以就地在路邊吃席了。
的確是吃席,沿途除了提供大碗涼茶之外,還有大量的松江府本地特產可以食用,生煎、年糕、小面、小籠包、梨膏糖、蟹殼黃、松餅等等,如果跑不動,就可以就地開吃,吃到撐為止。
當然想要取得好成績,就不能吃那么多了,一般金銀銅三級的跑者,沿途是不會吃太多,頂多嘗嘗味道。
金字牌跑者一共就七名,銀字牌跑者一共五十四名,銅字牌跑者也不過二百五十人,這都是上一次一百里完賽的人。
這次參加的人,比前三次都多,超過了六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