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部用了三年時間,確定了戚繼光的正確性。
對軍屯衛所進行確籍,確保軍兵的俸祿發放到位,是萬歷十五年新政的一部分,當時兵部覺得,營兵這么好用,就直接把軍屯衛所營兵化,變成職業軍人。
兵部失敗了,戚繼光是對的,當初戚繼光就一直攔著,不讓做,一來做不成,二來大明需要保持足夠的衛軍規模,來補充營兵。
就像是大唐的府兵制一取消,安史之亂就來了。
戚繼光戎馬一生,他太清楚了,職業營兵,能養現在這個規模,已經是非常不容易了,想要把邊軍也變成營兵制,根本做不到。
兵部終于明白了,軍屯衛所本身是生產大于軍事征伐,軍事征伐并非主要目標,營兵主要職能是征伐,而非生產,這是一次嘉靖年間虜變倭患,產生的分工。
這個本質上的區別,讓軍屯衛所轉化為營兵,難如登天。
“嘗試嘛,成了自然好,不成也無礙。”朱翊鈞則是滿臉笑容的說道,他知道兵部的這次嘗試,也知道很難成功,試一試也無妨,大明有這個容錯的冗余,又不是萬歷初年,修個皇陵還要倒欠11萬銀。
朱翊鈞看向了所有人說道:“戚帥上奏,還京營總兵印綬,舉薦了李如松為新任總兵,戚帥你來說吧。”
戚繼光坐直了身子,沉默了一下,才開口說道:“身體是最誠實的,容不得一點謊話,尤其是我這個歲數,大家也都看到了,我現在消瘦了很多,軍伍征伐,乃是國朝大事,不堪重任,還是讓賢為宜。”
身體是容不得一點謊言的,戚繼光已經無法維持他壯碩的體態了。
這年頭大醫官對糖毒消渴,也是束手無策,就只能餓。
饑餓是一種酷刑,因為體脂率不斷降低、訓練量減少,戚繼光已經無法維持自己的肌肉規模,現在他這個看起來有點瘦弱的身軀,一層薄薄的脂肪,已經撐不起大戰了。
當然,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現在戚繼光打十個正值壯年的士大夫,還是沒有問題的。
戚繼光反對陛下增重刷脂擴大肌肉量,因為反復增重刷脂,就完全模仿了戰場環境,打仗前,吃個將軍肚,打一仗變瘦,如此反復折騰,一定會有糖毒消渴的癥狀。
“我覺得我行!”李如松悶聲悶氣的說道:“因為陛下說我行!”
戒驕戒躁的李如松,完全當得起帥才這個稱呼,他覺得自己可以,當此大任。
大臣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彼此的眼神里,都有些無奈,戚繼光交還帥印,能攔著陛下的人,又少了一個。
戚繼光作為帝師,作為萬歷維新功臣,他其實是有自己想法和主張的,偶爾也會勸說陛下在戎事上一些異想天開的想法。
比如陛下就想一戰滅掉倭國,就被戚繼光攔住了,可以發動第二次滅倭戰爭,但畢功于一役,就有點太瞧不起倭國了。
但李如松就不一樣了,李如松沒多少自己的想法,皇帝讓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
和申時行的情況類似,陛下和張居正可以互相拍桌子,申時行可不敢,也不能跟陛下拍桌子。
廷議全票通過了李如松擔任京營總兵,這件事也沒什么好爭執的,主要是有戚繼光看著,暫時出不了亂子。
“大學堂嚴出。”申時行拿出了奏疏,面色凝重說起了召開這次廷議的主要目的。
“完全沒必要,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完成學業,上崗了,自然就什么都會了。”曾同亨立刻說出了自己的反對意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