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騰飛小時候也偷了家里一百塊錢,買了一只一塊錢的雪糕。
因為怕被爸媽發現,他把剩下的九十九塊錢扔了。
第二十五屆民歌藝術節在陳天仙的精采表演中拉開帷幕,她站在舞臺中央,長發如墨,臉龐上洋溢著自信的微笑,唇角勾勒出嬌媚的弧度。
她身穿一襲亮銀色的連體裙,裙身貼合身材,流暢的線條勾勒出她迷人的曲線。
隨后,一個個國內外明星登場。
當然,國外的明星還比較少,也幾乎都是不出名的。
沒多久,輪到柳芊芊登場。
她擁有令人驚艷的美貌,長發如瀑布般披在肩上,堅挺的鼻梁和紅潤的唇色讓她更加迷人。
她身穿一襲白色的長裙,緊貼她的曼妙身姿。
“多謝了
多謝四方眾鄉親
我今沒有好茶飯
只有山歌敬親人
……
世上千般咱無份
只有山歌屬窮人
莫講窮
山歌能把海填平
上天能趕烏云走
下地能催五谷生
……”
這首《多謝了》瑯瑯上口,簡短有力,優美詼諧。
“……
什么有咀不講話?
什么無嘴鬧喳喳?
什么有腳不走路?
什么無腳走千家?
菩薩有咀不講話
銅鑼無嘴鬧喳喳
財主有腳不走路
銅錢無腳走千家
……”
對唱很驚艷,曲調取自壯族民間流傳的歌謠,具有敘事性的色彩。
敘事部分共有四個唱段,每段旋律相同,分別是柳芊芊的唱白與四周眾鄉親的唱答,展現柳芊芊向眾鄉親傳歌的場景。
《多謝了》為五聲徵調式,由柳芊芊來演唱,民歌的清新感十足,高亢、宏大,給人以震撼的沖擊感,具有鮮明的民歌特色。
前奏部分,弦樂的織體是連續上行音階,給歌曲很強的推動力,奠定了全曲壯麗、宏大、寬廣的情感基調,也彰明了歌曲的抒情性大于敘事性的特點。
柳芊芊清亮、寬廣的民族唱腔恰到好處地演繹了這首歌曲。
作為對壯族民歌的當代創作,《多謝了》這首歌曲大部分去除了原來民族化的特征,而凸顯了民歌化的特征。
桂省歌謠是無數壯族民間歌手在長期的壯族民間傳歌中培育形成的民間音樂,它涵蓋了聰明善良、勤勞好歌、樂觀向上的壯族人民的性格特征,展示了壯族幾千年精神文化歷史長卷,是壯族人民在長期的生活中的集中反映。
“為什么桂省的民歌音拖得很長?”有歌迷好奇。
有網友回答:“從壯族地區內部的自然地理條件看來,山水相間、河谷縱橫、山巒綿密是主要特點,這種條件下聚居的壯族人民,信息的傳遞方式需要適應這種狀況。地區由于山、水的分割,很難有連續大片的土地,因此農業勞作只能在山峰、山谷之間進行,此時,相互的呼喚就需要拖長聲音,提高音調,加強共鳴,這就初具了山歌的雛形。”
后臺。
“這是二次創作,教主牛逼!”林以真喜歡《大地飛歌》,更喜歡《多謝了》。
他認為,從藝術角度來看,《多謝了》比有現代氣息的《大地飛歌》更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