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典論證都這番完美無缺。
至于扣零點五分。
“程行的”孔林問道。
之前程行達到的147分,許多人都覺得是極限了。
但草螢有耀終非火這篇文章不同。
他以白居易放言五首中的草螢有耀終非火為開篇。
他以雞蛋,從外面破殼是食物,從里面破殼是生命,正好完美的去論證了蘇軾物非有大小也,自其內觀之,未有不高且大者也。
因為很多人都住在鄉下。
姜鹿溪也沒有想到自己竟然能得那么高的分。
而在看到程行正在看著她時,姜鹿溪將目光移到了其它位置。
孔林將試卷翻到作文上,笑道“我剛剛還在想呢,認識程行字體的老師也沒有很多,我們試卷上又看不到學生的名字,會不會有老師在改程行試卷的時候,只看前后一兩段話,把他的作文給漏掉。”
他身上穿的衣服不少,但還是覺得寒風直往身體里鉆。
隋東是不敢給這篇文章隨意打分的。
沒炸鍋的幾個學生,只有那幾個最先到校,在校園的張貼墻上看過程行成績的學生,他們已經被震驚過,已經麻木了。
許多人都穿上了新衣服,不論男生還是女生,打扮的也要比往常更加靚麗。
但對于其他人來說,安河只是一篇帶有地域色彩的寫景文。
但是語文一張卷子,沒有三四分鐘是改不下來的。
這篇文言文,實在是寫的太好了。
下面的學生一大半都炸鍋了。
就像是羅光所說的那樣,安河這部作品雖然在許多安城人心中分量極大,特別是上了年紀,一直生活在安河兩岸的人。
這次的作文,讓學生寫的是一篇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議論文。
已經是臘月二十六號了,距離過年,只有四天時間。
起碼在安城一中的歷史上。
他批改卷子已經夠快的了,作文就只是匆匆撇上幾眼。
程行這是在用古人之觀點,論今日之證。
臘月二十六的上午七點。
“孔組長,我這有篇作文,不知道該怎么打分。”隋東走過去說道。
這種現象早就已經存在了,程行沒有去張貼墻去看自己的成績,而是將手縮進袖筒里向著高三的教學樓走了過去。
緊接著下面,他又用了蘇軾的“物非有大小也,自其內而觀之,未有不高且大者也。”,這句話的意思是,事物本沒有什么大小之分,如果從物體的內部去看,沒有什么物體是不高大的。用這個典不算絕,絕的是程行用了這個典之后的論證。
雖然已經是上午九點了,但冷還是真冷啊
從鄉下坐車趕過來,得需要好幾個小時。
轟
當鄭華將這個成績公布出來后。
這個分數,不止空前,估計以后也都不會有了。
鄭華走進了教室。
這樣才能朗朗上口,讓人讀完只覺得酣暢淋漓。
這篇文言文,可以說是把炫技玩到了極致。
這個時間,差不多安城出打工的人都已經回來了。
因為程行這篇文章根本沒法去扣。
像其它科,比如數學英語這種。
但這篇文章,你不管是從前面還是后面,或者是還是從中間,都能第一時間吸引人的眼球,都漏不過去啊
而此時其它在批改著試卷的老師,也都抬頭向他們那里望了過去。
關鍵是上次月考孔林說了不準給滿分。
觀點無可挑剔,論證完美無缺。
它的韻律,對仗,一定得很好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