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可惜
回到教室,眾人又開始繼續背起了書。
上午第一節課是語文,因此學生清晨吃過飯回來后,背的便是語文。
教室內響起的全是高中時學過的古代文人圣賢留下的經典名篇。
每一篇在中國長達上千年的歷史長河里都曾熠熠生輝。
姜鹿溪也在背誦著語文課本上的詩詞。
整個教室里,就只有程行在做著試題。
對于他而言,語文這一科,已經不需要他再去多加復習了。
作業本上的試題,都是姜鹿溪出的很難的題。
都已經是二次復習,也是最后一次復習了,姜鹿溪針對性出的題,就變得是很困難的題了,題出的不是很多,但這些題沒解答出一題,往往就要花費程行很長的時間。
他這一題就做了很久,但還好最終還是解答了出來。
如果不講,那萬一對方也喜歡自己呢
上午的第二節課過后,程行跟周遠下了樓去了廁所。
而看到這一幕的姜鹿溪,則是愣了愣。
姜鹿溪伸手指了指他課本中夾著的那張紙。
甚至有趣的是,兩人都姓姜。
“什么”程行問道。
而在程行走后不久,一名女生緊張的走進了三班的教室。
“不知道,一個女生送給你的。”姜鹿溪靜靜地道。
不過這首詞,的確是寫的很好的。
“嗯。”姜鹿溪認真聽完后點了點頭。
“嗯,這首詞我也很喜歡,你背的也很好。”程行道。
但對于他們而言,不講,無聲,才是遺憾。
當然,許多都以失敗告終。
正所謂從文人詩詞文章里辨其性格,從姜夔的詩詞文章里,就能知道他是一個清新雋永的人,或者是用清空高潔來形容更加貼切,而姜鹿溪顯然也是這樣的人。
對于許多人而言,認識姜白石的人或許不多,因為他沒有辛棄疾,蘇軾那么有名,這不是姜白石的文學作品比不上前二位,而是姜白石的文章,只有到了高中時,才會出現,而在2011年,在一些偏遠貧窮的地區,沒有讀過高中,只是初中甚至小學就輟學的人太多了。
此時的姜鹿溪,便將這首詞給背誦了起來。
程行回來后,便想把桌子上的書收拾起來,
程行眺望了一會兒,然后便向左邊的姜鹿溪望了過去。
姜鹿溪將這首詞背完后看著程行一直在盯著她看,便道“我很喜歡姜夔這首詞的最后兩句,縱豆蔻詞工,青樓夢好,難賦深情。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
就連孫瑩和趙靜都收到了好幾封。
杜郎俊賞,算而今、重到須驚。縱豆蔻詞工,青樓夢好,難賦深情。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
而聽著姜鹿溪用她那清清如水的聲音將這首詞給背誦出來,程行只覺得一陣清爽,像是一陣清風從江面拂過一般。
紙上,是一段娟秀的小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