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揚州慢淮左名都,程行尤為喜歡。
因為姜夔本身就是一個深諳音律之人,揚州慢這個詞牌名,又是姜夔首創,因此這首詞也極富聲韻之美,讀起來如清水滴石,朗朗上口,再加上姜鹿溪的聲音又帶了些清冷,如甘冽的清泉一樣,聽著自然是好聽極了。
可能是因為還有幾天就放假了,然后再過幾天就要高考了。
她個子不高,看上去有些靦腆,走到了程行的桌子前后,她額頭上帶著些細密汗水的向著旁邊正在寫字的姜鹿溪問道“你,你好,請問,這是程行的座位嗎”
許多學生都趁著最后的這幾天,把心里那些隱藏著不敢說出來的話,通過遞交書信的方式,將心里所說的話對對方講出來。
此時的姜鹿溪薄唇輕啟,正在背誦著姜夔的揚州慢淮左名都。
那名女生松了口氣,然后從兜里掏出了一張紙,她將紙壓在程行的書本里后,便慌亂的跑開了。
窗外的霧氣很重,望不到學校后面的公園,也望不到更遠處的安河。
看著不算草稿紙,光是解答過程就寫了將近一頁的算式,程行松了口氣,然后揉了揉腦袋,不得不說,解答出一道這樣的題,確實很費精神。
姜鹿溪看著面前的女生,她點了點頭。
最近這幾天,學校里遞交這種書信的人很多。
他沒有再繼續去解答下一題,而是先望了望窗外還在繼續拍打著窗戶的雨水,跟剛剛吃飯回來的時候相比,雨水顯然又大了一些,下的也更急了起來,雖然還是細雨居多,但落在身上,不消片刻,也能把衣服全都打濕。
淮左名都,竹西佳處,解鞍少駐初程。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自胡馬窺江去后,廢池喬木,猶厭言兵。漸黃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她只知道這首詞的作者是姜夔,但對于詩人背后的人生經歷,了解的并不算多。
“姜夔的人生,其實跟歷史上許多懷才不遇的文人一樣,二十二歲的時候寫出了這首名滿天下的揚州慢淮左名都,但四次參加科考,都沒能被選中,而在他那個年代,自1127年趙構南京稱帝后,十余年間,南宋經歷紹興和議,放棄了淮河以北地區。朝政腐敗,奸臣輩出,四次科考都沒有被選中之后,仕途不順的姜夔,一直都生活在顛沛流離中。其實那個年代,同樣有著這樣遭遇的不只是他一個,在大的時代背景下,如辛棄疾,陸游,楊萬里,都是一樣。”程行道。
許多表白,也都在最后的一次沖動中,借著即將畢業的光,最終大膽的講了出來。
程行將那張紙拿了出來。
講出來了,那便不再是遺憾了。
她沒有再繼續低頭寫字,而是一直瞅著那夾在程行書本里的一封書信。
上面有著許多涂抹。
程同學,您好。
我是文科九班的一名女生,我想給您表白,我真的很喜歡你,感覺你很有才華又很帥氣,你寫的文章,我每一篇都看過許多遍,也都照著在自己的本子上抄了許多遍。
第一次跟人表白,也不知道該說些什么了
如果你有回信,就把這封書信再夾在課本里,我會偷偷過來拿的。
期待伱的回信哦。
希望你會回
程行看完回,拿過筆,然后在上面寫下了一行小字。
對不起,我已經有喜歡的人了。
我們都是一中的同學,你犯了個小錯誤,文中的您是不可以用您的,下次要是再跟人表白,記得將您,改成你。
程行寫完后,看著不時往這里盯著看的姜鹿溪,笑著將紙遞了過去,他道“你看還有沒有什么地方是需要改的”
姜鹿溪拿過來看了看,隨后抿嘴道“吹毛求疵,人家給你寫情書向你表白,你還挑人家的毛病。”
程行笑了笑,沒吱聲。
上午放學的時候,一名女生看著理科三班的教室沒人,便小心翼翼的走了進來,她走到了程行的桌子前,從程行桌子上的書本里翻到自己留的那封書信時臉色一喜。
她慌忙將那封書信拿出來看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