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良這個父母官,本來就當得很累很累。但想想是為自己家的天下出了一份綿力,他也就忍了,他也就不見異思遷了。但是王莽篡了大漢,現在已經是“新”朝了,他這個芝麻官當得還有意思嗎?于是,他召集了家庭的會議。
劉良告訴大家,我們劉家的江山算是已經完了,王莽搶了我們劉家的天下了。我們都該怎么辦呢?
劉縯已經十八歲了,他忍不住開口講了話:“這不能就算了,我們就在這里反了吧?”
“就這么幾個人造什么反啊?”劉栩說。劉栩是劉良的大兒子:“我看還是隨遇而安吧?父親您這個縣令,又沒有人來罷你的官,管他姓劉的天下還是姓王的天下,我們小老百姓得過且過吧”!
“我想繼續讀書,多讀一些書,將來總是有用的吧?”十三歲的劉秀說。
大家又說不下去了。
“我認為,我堅決不當這個“新”朝的縣令了,我們還是返回家鄉吧?我們回到春陵,該種田的種田,該讀書的讀書,大家都在一起,總是不會差到哪里去的。總比在這里硬當著這個官強。”劉良終于說出了自己的想法。他的想法得到了大家一致的同意,于是,大家都開始整理行裝了。
從蕭縣到春陵,路程倒有千里之遙,劉良家只有一輛馬車,這怎么走啊,那輛馬車只能裝一些行李,坐幾個婦女和兒童,那怎么辦呢?走吧!路上再想辦法吧。于是劉良帶著幾個較大的孩子,劉栩則趕著了馬車,他們走上了回鄉的道路。
剛走了半天,大家便又饑又渴了,劉良讓大家坐一會兒,吃些干糧喝些水,這時看見前面的樹下,停著了一輛馬車,在一旁的樹上還系著了五匹馬。他們便走了上去。
“怎么又是你?”劉縯奇怪地問道。
只見趕著馬車的,還是那個童顏鶴發的,不知有多少年齡的老道,老道笑著說:“你們劉氏兄弟這么好的父母官。為百姓做了多少的好事,出家人不幫你們?幫誰啊?”
“你是專程來幫我們的?”劉良問。
“是啊!專程來幫你們的,你們從小的時候,我就給你兄弟三個。”老道指了指劉縯、劉仲和劉秀:“看過命相的,還記得嗎?”老道問道。
“是啊!我十一歲的那年,父親讓他給我們兄弟三人都看了命理,他說我們將來必定大富大貴。”劉仲說。
“是啊!將來恢復劉家的江山,就在你們家的身上了。老道現在給你們家出一些綿薄之力。如果將來你們得到了天下,可是要給老道造一座像模像樣的道觀啊!呵呵!”老道笑著說。
“好說!我將來當了皇帝,我就封你為國師吧!”劉縯拍著胸膛說。
“那倒不必,老朽山野之人,不慣居于廟堂之上,就蓋個道觀吧?”老道還是笑著說。
“那我們擊掌為誓吧?”劉縯走了上去,同徐該擊了一下掌。
于是劉縣令的全家,便都成了機動部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