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年,在位不到七年的漢平帝駕崩了。天下的臣民按照慣例,要服喪七七四十九日。在此期間,王莽愁眉苦臉地百思千解,再出一個漢哀帝怎么辦?自己不是又要下野了嗎?上一次的教訓夠深刻的了。于是,王莽便故意迎立了一個只有兩歲的皇帝,名字叫劉嬰,史稱儒子嬰。
于是,王莽的專權便更加得到鞏固了。
不多久,有地方官上秦,在武功縣挖井的時候,挖到了一塊白色的石頭,上面刻著:“安漢公莽為帝。”這塊石頭,立即被用快遞送到了長安。于是,王莽的親信們便一個個去奏報了太皇太后王政君,但王政君根本就不相信,王政君雖然把王氏家族都推到了頂峰上,但推倒劉氏的江山,這是她從來也沒有想過的,也是她根本就不接受的。但是,他把王莽培養得那么地權勢熏天了,她已經回天乏力了。
那些王莽的親信們,紛紛地引經據典、深入淺出地論證,王莽攝政的合理合法性,王政君太皇太后也無力阻止了。因此,王莽祭祀了宗廟后,便開始稱假皇帝了。但他讓百姓們稱他為“攝政王”。
公元7年,王莽進行貨幣改革,創造性地發明了虛擬貨幣,他鑄的小錢,一個錢值原來的五銖錢五十文。他又鑄了契刀錢,一個契刀錢,值五百文原來的五銖錢。他還鑄了另一種錯刀錢,每個可以值原來的五千文五銖錢。王莽這樣做確實是方便了,不用在身上攜帶那么重的銅錢了。但老百姓手里的銅錢也已經不值錢了。
王莽這一搞,引起了天下的不滿,那些家有萬貫的財主,家財便大大地縮水了。很多地方都爆發了反王莽的起義,但都沒有成功。
公元8年,王莽已經牢牢地掌握了權勢,他感到,太皇太后對于他的阻礙也可以踏破了。于是,在王莽和他的那些親信的策劃下,全國各地不斷地出現了祥端。齊郡挖一口新的井,井水是咸的,做菜不用放鹽了,當時的鹽可是一種高檔的消費品啊!這不是祥端嗎?巴郡開挖河道,挖出了一頭石牛,那頭石牛只睜著一只眼睛,牛的背上刻著:“石牛睜一睛,大漢要換新。”扶風郡更是邪乎,在它的山上,有人發現一塊巨大的石壁,上面鐫刻著:“王莽上位。”這也太露骨了吧?
百官都上奏太皇太后,要求王莽號令百姓時,可以直接稱皇帝了。但被太皇太后拒絕了。
于是,一個名叫哀章的人,戴著高高的道冠,穿著青色的道服,直接走到了漢高祖的祭廟前。他捧著一個金色的小箱子,他從箱子里拿出了一本古書,古書上竟然寫著:“王莽當為天子。”他又從箱子里,拿出了一張畫,畫上畫著十二個人,一個當然是王莽了,還有十個都是當朝的大官,剩下一個便是哀章自己了。
王莽于是前往高祖祭廟,接受了“天書”和“天圖”。似乎告訴天下,他已經同漢高祖老人家所開創的大漢帝國,進行了交接的儀式了。
儀式完成后,眾大臣都去奏告了太皇太后,太皇太后明明知道,這一切的一切,都是王莽所做的戲,目的就是篡奪劉家的天下。但大勢已成,太皇太后也只有默默地流淚了。
王莽真真式式地駕臨了未央宮,坐在了皇座上,他宣布改國號為“新”朝,改年號為始建元年。并改封劉嬰為定安公,王莽又尊王政君為文母皇太后,然后又派自己的堂弟,當時的太師王舜,去向王政君索取傳國玉璽,這時候王政君才明白,最后的時刻到了。她大聲地罵道:“你們父子都是漢臣,世受國恩卻不思回報,現在趁著大漢的皇帝年幼無知,你們就奪人家的天下,天下有比你們這些人還要不要臉的嗎?”王政君太后罵罷,還是不愿意拿出玉璽。
王舜無奈,只得下令搜查。
王政君無可奈何,只得取出了傳國玉璽,奮力地向王舜砸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