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有渡船可筧啊?劉秀向徐該看了一眼,便率領著大家,住進了孟津渡的驛站。
這驛站已經支離破敗了,但住人還尚且可行。他們在這里將就了一夜。
劉秀所帶的麾下諸將,都是在父城招募的馮異所帶來的,馮異本是穎川郡的郡守,他推薦的姚期是穎川的名士,他手下的王霖、堅鐔、祭遵、臧宮等人都是當世的人杰。這些人他們將組成,劉秀手下的三大兵力集團之一的穎川集團。當然馮異是首領。
第二天早上,大家一早就起了床,又來到了黃河邊,不料河上竟然停著了四艘大船,大家都喜出了望外。大家都把馬牽上了渡船,一齊劃著木槳,把渡船劃到了對岸。
渡上了黃河北岸以后,大家回頭往黃河望去,只見黃河上剛剛渡他們過河的四艘大船,竟然已經蹤影全無了。河面上只漂浮著四片樹葉。馮異、姚期等人大驚,想了半天終于想出了原由:“大司馬!這是神助啊!是神派來了渡船,是神助了你這個真命天子啊!”
大家都下了馬拜伏了在地,劉秀連忙把他們拉了起來。于是,馮異、姚期他們,跟定劉秀的心志也無比地堅強了起來。
其實,這只是徐福讓徐該略施小技而已,徐該早已從徐福哪里,學會了天罡三十六般變化了,把樹葉變成渡船,早就是手到擒來的了,哪有什么天神啊?
渡過了黃河,劉秀進入了河內郡,這個地方所受到的戰亂要相對小一些。劉秀不停地召見了當地的太守、縣吏、僚屬和鄉里的三老。處理了積案,廢除了王莽所頒布的那些亂七八糟的制度。百姓們似乎感到太平盛世也將要來了,他們主動地殺雞宰羊,送到了大司馬的行轅。
劉秀繼續北上,打算前往前趙國的首都邯鄲,但他走到了鄴城的地方,他當年在長安太學讀書時最好的學友,鄧禹便追了上來。
劉秀喜出了望外,他半開玩笑說:“你來找我是想做官的吧?”但鄧禹卻說:“我不想做官,只想追隨明公,以威德加之于四海,我愿盡綿薄之力,以圖青史留名而已。”
兩個人四年多沒見面了,當夜兩人便促膝夜談。
鄧禹說出了他的心里話:“古訓曰:圣人不得違時,也不得失機,縱觀古今王者的建功立業,無非都是天命與人事而已。現今天下,最大的勢力莫過于更始與赤眉兩部,更始帝碌碌庸才,手下也沒有一個深謀遠慮的治國之才,他的敗亡是指日可待的,再看那赤眉軍,都是一幫莽夫,四處流轉遷徙,胸無大志、腹無巨謀,這都是不成氣候的主子。明公禮賢下士、愛惜英雄賢士,天下有志有才之人,都愿為明公驅馳,而且軍紀嚴明,對百姓秋毫無犯,這是明公德之所聚也。大戰昆陽,僅以三千人的兵力,當場擊垮了新莽軍四十二萬大軍,颶風、狂雹、神人現身,明公有神助啊!且此次渡河本無渡船,一夜之后竟有神人化葉為舟。明公神助人向,民之所趨則如水之所聚也,明公正當順應人心,廣攬天下英雄。這河內被山帶河,形勢險固而土地肥沃,明公可以此地為根據地,然后北居冀州、幽州和并州,控制良馬的產地,然后再東下青、徐二州,以獲魚鹽之利。以如此之方法經營河北,然后積聚實力以爭奪天下,那時豈非探囊取物一般。”鄧禹終于發表完了他的長篇大論。
劉秀聽了眼睛一亮,如同在黑暗中見到了明燈,這一番鄴中對有理、有利、有節,是以河北為基地,然后定鼎天下的巨大的戰略,劉秀今后的思路,也正是圍繞著這一方略而展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