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還有,第二架偵察機依然沒有發現“龍襄”號。
在距離“龍襄”號還有三十多千米的時候,那架“飛魚”就遭到96艦戰攔截。
跟96艦戰糾纏了一陣,在附近的兩架戰斗機趕到之前,那架“飛魚”才轉向,沒繼續向西飛行。
離那么遠,天上還陰云密布,飛行員肯定沒有發現幾十千米外的航母。
有什么好擔心的呢?
可惜的是,角治根本不知道,在96艦戰去驅逐那架“飛魚”的時候,一架“黃蜂”從相同方向進入,只是高度低得多,在云層下面,還在“飛魚”轉向飛走前鉆進云層。在飛到距離“龍襄”號大概十千米處才鉆出云層。在云層的下方飛了不到三分鐘,這架“黃蜂”就再一次鉆進了云層。
在這幾分鐘里,根本沒人發現那架“黃蜂”。
因為戰斗機驅逐了該方向上的偵察機,所以就算有人看到了,也會將其當成在附近活動的戰斗機。
此外,“黃蜂”在進入云層之后,就向南轉向,飛行了幾十千米之后,才飛出云層。
十五分鐘之后,“黃蜂”追上了之前被96艦戰驅逐,被迫向南轉向規避的“飛魚”。
隨后,“飛魚”發出了電報。
“黃蜂”沒有跟“飛魚”向西南,也就是足島所在方向飛行,而是向東南飛行,那邊是茫茫大海。
在兩百多千米之外,一支規模龐大的攻擊機群正朝這邊飛來。
“黃蜂”的飛行員是姬燁殤少校,他是第三艦載航空兵聯隊的一名大隊長,三料精英飛行員,能飛現有三種艦載機。
按昨晚制訂的計劃,姬燁殤得駕駛“飛魚”率領第一支機群發起攻擊。
哪里想到,他的座機被征用。
雖然勤務人員保證,盡快為另外一架“飛魚”裝上備用電臺,但是姬燁殤覺得呆在航母上等機會,還不如飛到天上去找機會。關鍵是,在新安排的攻擊戰術當中,需要派一名指揮官去前面帶路。
當時,周涌濤花了十五分鐘時間,專門向姬燁殤等幾名駕駛“黃蜂”去探路的精英飛行員講解這套頗為復雜的戰術。
要說,繞來繞去的,恐怕他自己都被搞糊涂了。
姬燁殤也沒完全搞明白,不過抓住了重點。
帶路的“黃蜂”都是跟“飛魚”伴飛,在找到第三航空戰隊之后,再飛往約定海域,跟攻擊機群匯合,然后帶攻擊機群發起攻擊。關鍵是,由帶路的“黃蜂”飛行員全程指揮攻擊行動。
周涌濤為什么要搞得這么的復雜?
原因無二。
確保第三航空特護艦隊的隱蔽性,不至于因為發起攻擊暴露行蹤,還能讓敵人做出錯誤判斷。
用周涌濤的話來說,或許能把敵人帶到陰溝里面去。
對此,姬燁殤覺得完全沒有必要,簡直是多此一舉。
只要一舉殲滅第三航空戰隊,干掉那兩艘小型艦隊航母,還需要擔心個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