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也就是在李天凌的大力推動下,“KK-12A”才提前定型與量產。
現在,李天凌駕駛的“戰-11B”就掛了4枚“KK-12A”,而且在4架“運-10A”的貨艙里面還有100多枚。
如果按照高達80%的單發命中率計算,這些導彈能干掉小半個伊拉克空軍。
只是,就算真的有仗打,那也是10多個小時之后的事情了。
…………
此時,科威特境內,共和國衛隊的漢謨拉比師。
追上前鋒部隊之后,阿里立即下達停止推進的命令,還讓官兵立即就地對主戰裝備進行檢查維護。
不是坦克跑不動了,是阿里有點害怕。
打到現在,已經深入科威特境內20千米,竟然沒有遇到像樣的抵抗!
沿途的幾處街壘性質的防御陣地,要么早就被拋棄,要么在伊拉克軍隊殺到時,守衛陣地的科威特軍人立即就繳械投降。
結果就是,這一路上基本上一槍未放!
按照投降的科威特官兵交代,他們一直沒有收到上級下達的戰斗命令,而且長官讓他們決定是否投降。
科威特就這么不戰而降!?
隨后,阿里就收到了后方發來的消息。
就在發動進攻之后不久,空軍戰斗機轟炸了一支離開王宮的車隊,有理由相信科威特國王在車隊里面。
也就是說,科威特國王阿巴斯三世很可能已經被炸死了!
此外,阿里還收到了由侯賽因發來的命令。
火速攻占科威特城,但是在沒有直接命令的情況下,不得繼續向南面推進,不得攻打沙烏地。
阿里當然明白其中關鍵。
科威特國王阿巴斯三世,原本只是一個親王級別的酋長,獲得梁夏皇室承認后,才登基稱王。
也就是說,梁夏皇室為科威特王室提供了安全保障。
這可不是一句口頭承諾。
雖然梁夏帝國早已完成憲改,皇帝只是國家的象征,但是皇室的地位非常穩固,皇帝的保證也就是帝國的保證。
炸死梁夏皇帝庇護的科威特國王,絕不是小事!
要搞不好,梁夏帝國完全可以將此當成參戰的理由。
不要忘了,在東邊幾百千米外的波沙灣里,搭載近百架艦載機的“祝世建”號早就嚴陣以待。
從這艘航母上起飛的艦載機能在半個小時內飛到科威特上空。
阿里知道,害怕也沒用。
所幸的是,因為進攻是一帆風順,所以就算現在放慢前進的速度,也能在72小時之內拿下科威特城。
當然,把速度放慢一點,更是在為自己留后路。
說得直接一點,如果梁夏帝國以此為借口出兵參戰,那么按照預先制訂的計劃,共和國衛隊得在打下科威特城之后繼續南下,朝沙烏地首都利雅得推進,因此得在此之前,做好更加充足的準備。
最關鍵的,也就是后勤保障。
別看整個波沙灣下面都是油田與氣田,可是煉油廠卻沒多少,坦克與戰車需要的然后都得從后方運送。
其實,有這個擔憂的不止是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