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風烈提出這個要求的理由也很充分。
伊拉克軍隊做的準備很充分,肯定能夠堅守數個月,因此提前發起地面進攻將不可避免的跟不算弱小的伊拉克陸軍進行正面決戰,帝國陸軍與陸戰隊的裝備優勢,沒辦法完全抵消兵力劣勢。
關鍵還有,空軍得把戰術航空兵派往西北戰場,在波沙灣這邊擔當主力的是海軍艦載航空兵。
不是秦風烈看不起海軍,而是比作戰效率,艦載航空兵還是差了一些。
比如在出動能力上,航母肯定比不上空軍基地。
此外,還要考慮地域的限制。
在離戰場最近的波沙灣,最多只能部署2支航母戰斗群,而其他航母戰斗去年都要部署在幾百千米之外的東陸心海,或者同樣在幾百千米之外的穆阿海,艦載機的作戰半徑遠超過部署在沙烏地的空軍戰術航空兵。
只是增加的幾百千米的作戰半徑,就能夠把艦載航空兵的作戰效率降低一大截。
至于增加兵力投入,需要更多的時間進行前期部署,還會增加后勤保障的難度,而這些都會導致作戰時間延長。
按照聯合司令部提供的報告,多投入1個師的兵力,就要多花3周時間向前線運送裝備給養。
不說別的,只是再耽擱3周,都不大可能!
當然,不是說沒辦法了。
最有效的辦法,其實是發動波沙灣南岸產油國,讓這些國家加大投入,比如承擔一部分地面作戰任務。
在此之前,沙烏地等南岸國家還有所猶豫,畢竟伊拉克也是穆阿聯盟的成員國。
現在,這些猶豫都得放下了。
全球大戰已經爆發,除非沙烏地等國打算改弦易轍,跟隨伊拉克一道加入西陸集團,不然就必須全力以赴。
按照秦風烈的意思,如果能夠說服沙烏地等國,就有更大的把握。
在周涌濤最關心的一個關鍵問題上面,也就是西北戰區司令官的人選,秦風烈表示可以親自前往西北戰區,等到波沙灣那邊的作戰行動結束后,再讓施授良過去,由他重新擔任戰區司令官。
顯然,秦風烈同樣不大看好現在的臨代司令官。
因為這是陸軍內部事務,而且秦風烈給出的答案勉強過得去,所以周涌濤并沒有提出更多的要求,只是讓秦風烈盡快去安排。
當然,周涌濤提到,除非是別無選擇,不然秦風烈就得留在帝都。
言外之意,讓牛正身過去就行了。
秦風烈沒反對,因為他現在的正式身份是國防部長,嚴格說來是文職官員,沒有指揮軍隊作戰的資格。
坐上國防部長的位置前,秦風烈就已經從帝國陸軍退役。
在周涌濤做了安排之后,秦風烈就離開了首輔官邸。
林世平沒有走,還有一些事情不好當著秦風烈面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