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現在,只能將就使用還沒達到完全態的“直-10A”。
當然,廉明陽他們也不是完全沒把握。
通過跟假想敵部隊進行對抗訓練,廉明陽等飛行員早就知道,遇到敵方直升機,特別是更加敏捷的武裝直升機,最理想的交戰方式就是在盡可能遠的距離上開火,盡量避免跟敵機纏斗。
如果實在避免不了,也需要謀求速戰速決。
簡單的說,就是盡量避免跟那些比自己靈活的敵機進行格斗。
所幸,直升機的格斗戰術還處于摸索階段。
準確的說,基本上沒有戰術可以依循。唯一的原則,就是搶在敵人的前面開火,不給敵人還手的機會。
其實,在進入機關炮的射程范圍之后,直升機空戰幾乎都是一擊斃命式的“秒殺”。
別說是中型武裝直升機,即便是“直-10A”,也扛不住幾枚30毫米炮彈。
因為爬升性能太差,而且不存在俯沖攻擊所需要的空間,所以在空戰當中,直升機都以水平機動為主,也就是設法避開對方機關炮的射擊范圍,盡可能繞到對方身后,然后將對方擊落。
這里,關鍵就是直升機的機關炮,以及主要負責控制機關炮的武器操作員。
這也是“直-10A”最突出的優勢。
專門為“直-10A”研制的30毫米機關炮,不但擁有巨大的威力,設在腹部的炮塔,有著當今所有武裝直升機當中,最為開闊的射界,其水平轉動角度為正負120度,垂直轉動角度為正15度到負75度。
在武器操作員的控制下,這門機關炮能攻擊除了后方120度范圍,以及正下方外的幾乎所有目標。
此外,對付直升機這類目標,30毫米炮彈能夠做到秒殺。
與之相比,“虎”式的機關炮明顯差得多。
雖然“虎”式采用的也是30毫米機關炮,威力并不差,但是安裝在機首,準確說是機鼻的下方。
受到機體遮擋,這門M781型機關炮的方向射界比“直-10A”的差了許多。
至于生存能力,兩者更加不在一個層面上。
“直-10A”的關鍵部位,比如旋翼被30毫米炮彈擊中之后,還能工作30分鐘,為飛行員提供緊急迫降的機會。分別安裝在機體兩側的2臺發動機,因為有機體分隔,所以被一枚炮彈全部摧毀的概率非常低。即便只有一臺發動機,“直-10A”也能夠讓另外一臺發動機以超載方式工作15分鐘。
這些能力,“虎”式都沒有。
簡單的說,如果雙方都打中對方,那么“虎”式會立即墜毀,而“直-10A”有很大的概率還能夠飛行至少15分鐘。
千萬別小看這15分鐘。
在戰場上,這意味著能夠飛到己方戰線的后方,然后在己方的控制區著陸,飛行員能獲得更高的生存概率。
當然,這些都不是廉明陽考慮的問題。
夜間7點,廉明陽就帶著隊伍出發了。
最新偵查報告表明,敵人的前鋒部隊已經從阿赫圖賓斯克向南推進了數十千米,離東駱沙軍隊的防線還有大約80千米。
以敵人的推進速度,最快能夠在夜間9點到10點之間發起進攻。
哪怕期間遇到麻煩,比如需要花一些時間為進攻做準備,也肯定能在凌晨0點之前發動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