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陸心海,第51特混艦隊旗艦,“白止戰”號超級航母。
天還沒亮,李深智就來到了司令艦橋。
其實,他昨晚根本沒睡。
跟前幾天一樣,參謀把早餐送了過來,他趁著吃早飯的機會,迅速翻看了在夜間收到的電報。
大陸戰場那邊的反擊打得很順利,幾乎實現了所有目標。
前線司令部被摧毀,西陸集團作戰部隊在失去統一指揮之后,表現出的主觀能動性幾乎為零。至少在昨天晚上,敵人的前線部隊沒采取像樣的行動,自始至終都沒對帝**隊構成威脅。
如果說有意外的話,那就是前線司令部所在的地點。
那趟指揮列車,竟然停在伏爾加格勒車站里面,而且在反擊行動開始之后,并沒有駛出車站。
雖然增加了轟炸的難度,但是最后的結果并無改變。
確認指揮列車的位置后,只過了約5分鐘,離得最近的那架“轟-12A”就殺到,在短短的半分鐘之內把12枚采用電視/紅外復合制導,具有自主攻擊能力的KD-15G“梭鏢”短程空地導彈射了出去。
因為車站太大,停了數十趟列車,而且爆炸產生了干擾,沒辦法甄別轟炸結果,所以在大約30分鐘之后,之前在南面的那架“轟-12A”殺到,發射12枚“梭鏢”導彈進行了補充轟炸。
哪怕沒有徹底的消滅前線司令部,也肯定癱瘓了敵人的指揮系統。
找到前線司令部所在的指揮列車之后,由南面的2架“轟-12A”執行轟炸任務,而北面的2架“轟-12A”轉為執行次要任務。
與此同時,由空軍執行的佯攻行動已經按計劃開始。
第聶伯河那邊,前出的護航戰斗機在在凌晨前后與敵機交戰,并且成功引開了敵人的注意力。
戰斗打得非常激烈。
不是“戰-11B”不給力,而是“戰-11B”太給力了。
因為“戰-11B”配備的DPL-22D型脈沖多普勒雷達,即便是在搜索模式下,在高空對戰斗機大小目標的探測距離都接近200千米,加上KK-12A的迎頭攔截射程在80千米左右,所以負責提供支援的“指-8C”沒前出,留在克里米亞半島的南面,在護航戰斗機群后方大約300千米之外。
這個距離讓“指-8C”幾乎成了擺設。
雖然在后面的戰斗當中,“指-8C”多次發現向兩側機動,試圖包抄到護航戰斗機后方的敵機,并及時警告了護航戰斗機,但是在正面,“戰-11B”只能依靠自己,用火控雷達搜索從北面殺來的敵機。
顯然,這讓“戰-11B”從一開始就處于不利的境地。
因為能夠依托地面防空雷達,后方還有一整套的指揮體系做支撐,敵人的防空戰斗機始終都獲得了有效的支持。
此外,雙方數量上的差距也非常巨大。
兩個中隊的16架“戰-11B”,對面是接近100架防空戰斗機,其中MG-31與MG-29就超過了40架。
所幸的是,MG-31是截擊機,而MG-29是短腿的前線戰斗機。
更加重要的是,西陸集團的指揮體系確實存在很嚴重的問題。
這么多防空戰斗機,竟然是分批到達,沒有在同一時間殺到,也就沒能把兵力優勢發揮出來。
俗話說的,雙拳難敵四掌。
“戰-11B”再能打,也干不過同時到達的,幾倍于己的敵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