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對手太過弱小,甚至不需要動員海軍參戰。
由此不難看出,張曉天做的這些,其實是在捍衛海軍的利益。
對海軍參謀長來說,這并沒有錯。
要說的話,也就是眼界不夠開闊。
在周涌濤的立場上,看到的不止是海軍的利益,也不止是海軍在未來戰爭當中所扮演的角色。
只是,不能說周涌濤在住進首輔官邸之后,就置海軍利益于不顧。
雖然新軍事學說主張通過小規模戰爭削弱敵人,以及獲取能夠掌握的現實利益,但是并沒有否定打全球大戰的可能。
嚴格的說,新軍事學說只是強調得通過各種方式避免打全球大戰,或者說遏制。
如果其他超級霸權發動戰爭,帝國顯然不能因為不想打全球大戰,就繳械投降。
關鍵就在“避免”與“遏制”上。
前者,主要靠的是謀略,以及高超的外交手腕。
至于后者,依靠的就是軍事力量。
講得直接一點,只有擁有全球最強的軍事力量,才有資格談遏制,讓敵國放棄靠戰爭獲取利益的蠢念。
在對外作戰中,最為重要的就是海軍!
由此可見,在周涌濤的眼里,新軍事學說不但沒有否認海軍的重要性,反到有助于海軍發展。
只有帝國擁有全球最強大的,而且能夠碾壓所有敵國的海軍,才有資格通過新軍事學說引領國際局勢,用對自己最為有利的方式發起戰略對抗,也才有希望在幾十年之后,取得最后的勝利。
照此趨勢,海軍的地位還會得到提升!
只是保持全球第一,就足夠讓海軍穩坐第一軍種的寶座。
當然,周涌濤更看重的還是總體戰略。
這個分歧,讓張曉天堅決反對賦予艦隊指揮官太高的自主權,主張增強后方指揮機構的權限。
可惜的是,周涌濤肯定不會采納。
結果就是,在收到白華偉的電報之后,張曉天沒來找周涌濤,而是轉給林世平,讓林世平來找周涌濤。
當然,此事也跟軍情局有關。
不要忘了,之前就是軍情局認定紐蘭海軍第51特混艦隊在東東望洋,白華偉才帶著第四十一特混艦隊去了約頓島。結果是,在東東望洋上活動的是幾艘改裝的貨輪,根本就沒有航母。
被周涌濤詢問之后,林世平也很尷尬。
“張曉天此舉,只是在其位,謀其政,并沒有做錯什么。等今后,他肯定能明白其中的厲害關系。”周涌濤長出口氣,轉而說道:“可對你來說,在此事上依然是搖擺不定,就不應該了。”
“不管怎么樣,總得有人當和事老吧。”
“在大戰爆發之前,確實需要和事老。可是到現在,要是仍然分不出輕重,那就不止是愚蠢!”
林世平勉強笑了笑,神色變得更加尷尬了。
當然,他知道,周涌濤的這番話沒有說他。
相對而言,跟由新軍事學說推動的第三輪軍事變革相比,前兩輪軍事變革最多只能算得上是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