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全程以3馬赫,也就是巡航速度飛行,最多就只能飛5000千米。
當然,這也跟“暗夜鳳凰”的燃油儲存與輸送系統有關。因為沒有漏油的問題,也就不用保持較高的飛行速度。
不過,經濟巡航速度的另外一個好處,卻很少受到重視。
能夠“超載”飛行。
在正常情況下,“暗夜鳳凰”以112噸的最大起飛重量升空的時候,裝載64噸燃油,不過為了解決氣動加熱與保持平衡,不但需要保留至少8噸的余油,還要讓油箱空出大約五分之一。
道理也很簡單,在達到3馬赫飛行速度時,低溫燃料在受熱之后也要膨脹。
雖然體積的增幅沒有那么大,但是相關的侍服設備,比如輸油泵對工作壓力有要求,也就需要控制油箱內部的壓力。
其實,在以經濟巡航速度飛行的時候,根本不需要浪費這寶貴的空間。
因為超過最大起飛重量,所以得在起飛后進行空中加油,而且在燒掉多余燃料之前,得把速度控制在2.5馬赫以內,不然就會在空中爆炸解體。這就意味著,要以經濟巡航飛行大約3000千米。
顯然,通常情況下,一次任務的飛行距離都沒有這么遠。
憑借分布在世界各地的軍事基地,哪怕并非所有基地都達到甲級標準,也能依托部署在這些基地的加油機,所以在多數時候,偵察機在起飛后就將進入任務區域,不存在得長途轉場的需要。
只是這次,“暗夜鳳凰”的這個獨特性能有了用武之地。
從基斯島起飛,向南飛行3500千米,才進入任務航程,而這恰好就能燒掉額外搭載的燃油。
此外,任務航程總共只有2500千米到3000千米。
也就是說,在飛完任務航程之后,兩架“暗夜鳳凰”將減速,并且以經濟巡航速度飛完剩余航程。
只有這樣,才能夠獲得9000千米的航程!
這樣一來,全程總共需要差不多4個小時。
其實,這也是最嚴重的問題。
因為飛得太快,而且氣動加熱產生的影響特別嚴重,所以“暗夜鳳凰”沒有搭載已經用到各種作戰飛機上的數據鏈設備。除了一部不算先進的加密電臺之外,這架龐大的飛機就沒有別的通信設備了!
此外,使用的還是傳統的照相機,而不是采用CCD元件的數碼照相機。
為了便于獲得照片,設計師為“暗夜鳳凰”配備了專門運送膠卷的空投艙,設想在飛經帝國的軍事基地時,不需要降落,以空投方式把膠卷送出去,畢竟不是所有基地都能讓“暗夜鳳凰”降落。
雖然軍情局已經派了專業情報分析員去努美阿,空軍也積極協助配合,但是理論上,最快都要在“暗夜鳳凰”起飛之后4個小時,才能獲得此次行動的偵察情報,而實際肯定需要更多時間。
“暗夜鳳凰”執行一次任務,只是拍攝的膠卷就長達數千米。
哪怕人手充足,提前準備好沖洗設備,只是辨讀這么多照片,就需要很多時間,絕對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
要說的話,這也是帝國海軍對“暗夜鳳凰”不太感冒的主要原因。
只是這次,兩架“暗夜鳳凰”是最主要的,甚至可以說是決定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