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歐萌萌原本也是吳中人,而吳郡富陽就是號稱孫權故里,而這里還有一個名字,“造紙之鄉”,非遺傳承。
而富陽造的就是竹紙,也叫元書紙,到了宋代,富陽竹紙一度成為貢品,還有詩為證,“京都狀元富陽紙,十件元書考進士”。
選竹紙,一是《天工開物》里,有詳細的做竹紙的步驟,這個她給孩子們上過課,上面的圖繪,歐萌萌自己畫過,現在也畫出來,照做就好了。
二是,而歐萌萌他們市里還有非遺傳承的體驗園區,歐萌萌也帶學校的小孩子們去玩過,自己親自動過手。
三就是原料。為什么南邊后來大多都是竹紙,《天工開物》里,也特意標出做法?因為原料易得。
他們所在的這道觀山上,就種得漫山遍野的竹子,取之不盡。古代人也許不知道什么叫環保,但是也有成本核算。干什么也得賺錢啊。蔡倫改良造紙,也是因為成本問題啊。
當然,她一開始說要改原料為毛竹時,還受到了這些技工們的不滿,畢竟這時,還是以蔡倫的配方為主。各家有所微調,但是像她這樣,整個主料都變了,當然會讓她們不滿。或者說,讓她們沒信心,怕失敗擔責。不過,歐萌萌再三保證,自己不讓她們負責,這才走到今天。
事實上,她也的確造出來了,畢竟她拿出來的,算是很成熟的作法,中間也許有些地方是被保密的,但是這里都是熟手,調試一下,成紙還是沒問題的。
歐萌萌也是很善于總結,這幾個月,作坊的紙質水準提高是很快的。這讓技工們都很高興,但是問題是,也受打擊,因為她們覺得已經很好了,為什么這老夫人還是不滿意?
“這是竹紙?”姜氏大吃一驚,她真沒想到,拿到手上的,竟然不是常見的蔡侯紙,“婆……老夫人您做得真的太好了!各位果然都是熟手,做得太好了。”
姜氏毫不吝惜自己的夸獎,畢竟老太太肯定很了不起,但是這些手藝人更值得夸了。
歐萌萌對兒媳婦點點頭,不是因為她夸自己,而是她知道去找專業人士,這點務實的態度,就讓歐萌萌高看她一眼。而看到成果,她也會真心的感謝幫忙的人,這點很重要。
她從來就不敢輕易瞧不起任何人,而她也一直這么教育學生和她的孩子們。現在姜氏沒有那些假貴族的壞習氣,這點她是很高興的。
“所以,老夫人,這還不行嗎?”送紙的技工小心的看向歐萌萌。多希望她能說一句,這個,可以了。
“還是太脆了!”歐萌萌剛沒上手之前,光聽兒媳婦抖動一下,紙的聲音,就知道不行了。等她拿到手上,反復看看,紙的光潔度,還有白度,勉強達到了她在現代時見過的。但是柔韌度還是不行。
技工們都有點無奈了,這些技工們看來已經很了不起了,她們其實是不太明白,老夫人為什么還滿意。
喜歡紅樓之誰也不能打擾我的退休生活請大家收藏:紅樓之誰也不能打擾我的退休生活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喜歡紅樓之誰也不能打擾我的退休生活請大家收藏:紅樓之誰也不能打擾我的退休生活更新速度全網最快。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