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就到了月底,石門村的村支書如約派人把果苗送過來了。
石門村是個富裕的村子,這里有良田,有一個大水庫,還種了滿山的果樹,村里很多人家,都承包了一片山,靠賣水果掙錢。
因為富裕,所以送貨的拖拉機一共來了四輛,每輛車都裝的滿滿當當的。
車隊來了后,高明程就去交接貨物了,先是清點果苗,看數目是否對的上,再看是否有明顯瑕疵的地方,如果沒有,那么就分類卸貨,先堆在山腳下。
有高岳出面,且這批果苗是石門村的村支書幫著安排的,果苗的質量基本沒有問題。
或許不是專門做育苗生意的,這批果苗看著多,其實數量倒也不是很多,因為果苗大多都是兩年或三年生的了,離結果都已經很近了。
尤其是有兩棵楊梅樹,瞧著有兩米高了。
送貨的人指著那兩棵楊梅樹說道“這楊梅已經結了幾回果了,果子又大又甜很好吃,價錢肯定是要貴一些的。我們村的楊梅,一開始都是從浙江那邊移栽過來的,比我們本地的野楊梅要好吃很多。這兩顆樹,按現在的名字,叫東魁楊梅”
東魁楊梅一開始不叫這個名字,而是在1979年由浙江農林大學定名為東魁楊梅的。其果實大如乒乓球,果色紫紅,肉柱較粗,屬大果晚熟品種,7月初開始成熟。
對于這點,高明程是知曉的,因為在東魁楊梅名聲大噪時,石門村的人曾經冒充過仙居的東魁楊梅在市場上賣過,當然了,狠賺一筆后,就被人舉報了。
東魁楊梅是仙居的支柱產業,對其楊梅的保護力度很強,價格也是極為昂貴的,一般人是舍不得買的。
于是買價錢較低的假貨,也在情理之中了。
雖說如此,但這楊梅在他們本地,絕對算得上是很好的品種了,看著這兩棵已經可以結果的楊梅樹,高明程心情很好。
一分錢一分貨嘛,價錢貴點是能理解的。
把所有的果苗都清點好后,高明程爽快的把貨錢付了。
送貨人便開著空車回去了。
“叔伯們,干活了”高明程沖著做工的人喊道。
“哪種果樹種哪里,我之前跟你們說過了,按照之前說好的種就行。”高明程吩咐著,然后自己一手提著一棵大楊梅樹,往小富山的北坡走去。
楊梅喜陰耐濕,在雨水充足,氣候濕潤時,壽命長而豐產,可以說,這兩棵東魁楊梅活下來后,那是可以盛產幾十年的
到時候高明程的子子孫孫,都能夠吃到這樹上結的楊梅了。
因此高明程還挺慎重的,決定自己找地方種。
東魁楊梅根系較淺,而枝葉茂盛,因此怕風,所以種植的地方得避風,另外楊梅對光線的要求不嚴,在比較隱蔽的山谷也適宜。
不多時,高明程就來到了小富山的北坡,然后在一處緩坡停下,東魁楊梅是可以種山谷,卻不能種高坡的,高坡日照太強,風力太大,且土壤含水量低,這種地方長出來的果實,就會小很多,口感也沒那么好。
在種楊梅之前,高明程掄起鋤頭,先把幾株捻子樹給挖了。
這幾株捻子樹,是之前特意留的,但現在得移栽到別的地方去,而給楊梅騰出位置來,因為凡狼蕨、杜娟花,桃金娘、松、杉等生長良好的地方,最適宜栽培楊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