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斧頭下去,并無結果,但高明程并不氣餒。
他繼續劈砍下去,這次用的力道稍稍重點,傘柄立即裂開一道長長的口子出來。
有了這兩刀,接下來就用不著斧頭了,高明程放下斧頭,直接用手掰開,當他徹底掰開后,傘柄的真面目就徹底暴露在眾人的眼中了。
“里面有東西”鄧婉婉驚訝的喊了一聲,就連那兩個孩子,也沒有看電視,而是守在邊上看著。當看到傘柄里面真的是中空,且藏有東西時,所有人的呼吸都變得粗重起來。
鄧志勇夫婦不懂什么古董,但他們此時也很興奮,因為覺得高明程賺了。
“是棉花”王珣捻起一絲白色絲絮狀的東西,認出了這東西就是普通的棉花。
高明程也看到露出來的棉花,然后伸手在棉花團里扒拉了下,指腹立即感受到里面包裹著硬硬的東西。
等把棉花都弄掉后,里面東西的真面目就暴露在眾人眼前了。
那是一塊拇指大小的翡翠
高明程動作不停,繼續從其他棉花團里把包裹著的東西翻找出來,最后一共找到十八塊翡翠。
每塊翡翠都只有大拇指大小,但這些翡翠的種很好,有冰種、玻璃種、糯化種,還有一塊是黃龍玉。
似這般大小,大件的玉器是沒法制作的,但可以用來制作寶石戒面,以及項鏈和耳環。
只要翡翠的質地好,即使個頭不大,那也是能夠賣出高價的。
而這十八塊翡翠,都是難得的精品。
王珣對古董有些研究,古董中就有古玉,不過那些傳承有序的古玉,他沒法上手,能上手的,古玉的質地都一般。
此時他拿著翡翠研究著,發現這些翡翠雖然個頭不大,但都已經拋光過了,因此一塊塊翡翠看著就水汪汪的。
高明程找來一個手電筒,打光照著翡翠,發現玉石的里面很干凈,沒有云紋,也沒有裂痕,看來這些翡翠個頭雖小,卻都是精品中的精品了
王珣一邊看翡翠,一邊驚嘆,但他最驚嘆的還是那藏著寶石的傘柄。
他拿著已經裂開的傘柄,又仔細研究了起來。
這傘柄明明是中空的,但從外面看,根本看不出任何端倪來
高明程注意到王珣的疑惑,笑著說道“有些容器的機關,是可以開關的,這樣方便拿取東西。但有些容器的機關,是不能開關的,你想得到里面的東西,唯一的途徑就是把容器毀掉。”
“這些東西,是從傘尖的位置塞進去的,因此從手柄的位置是看不出任何問題的。你看這里面有焦炭的痕跡,我猜是用燒紅的鐵棍一點點的把傘柄的中間燒空,然后再把灰塵倒出來,等完全燒空后,就塞入棉花和翡翠。”
棉花不值錢,它只是充作包裹用途。
在清朝時,騰越州那邊的客商,一般攜帶兩樣貨物進京,一樣自然是珠寶,一樣卻是棉花。
他們以棉花包載璞玉,然后騾馱馬運的,千里迢迢將之送到京城去賣。
這把普普通通的傘中藏著個頭極小的寶石,可能就是以防途中遭遇盜賊劫掠,盜賊一般會劫掠錢財和貨物,但對于這把看似平平無奇的雨傘,也許就不會在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