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件狠事,泉州人并沒有罵朱元璋,還夸他做得對,做得好,大快人心。
因為這個蒲壽庚,包括蒲家,實在太可恨了。
蒲家先輩是在五代十國時期,也就是公元十世紀定居占城(越南)的西域(阿拉伯)海商。他們依靠貿易賺錢之后,在宋朝立國之后就移居廣州,經營商舶,成為首屈一指的富豪。
十三世紀初宋寧宗時期嘉定十年,蒲家全族從廣州舉家遷往當時的第一大港泉州定居。而蒲壽庚的父親蒲開宗,還曾擔任過安溪縣主簿,并曾因貿易有功,被南宋朝廷授予“承節郎”的官銜。
咸淳十年,海寇襲泉州,官兵無能為力。蒲壽庚與其兄蒲壽宬為保護家族的巨大利益,憑借強大的海上力量,助官憲擊退之,因功授福建安撫使兼沿海都置制使(合稱福建安撫沿海都置制使),安撫一路之兵事民政,執掌福建兵事民政要職。統領海防,權力很大。
蒲壽庚亦官亦商,官商合一,可以憑借權力更大規模地開展香料貿易,并可通過各種“合法”手段攫取利益,增加財富。
蒲家的船隊越來越大,最多是超過千艘海船。在宋末壟斷泉州香料海外貿易近三十年。
顯赫的權力與雄厚的海上實力相結合,使蒲氏成為宋元鼎革之際一位舉足輕重的人物。因此,景炎元年,蒲壽庚獲任為福建、廣招撫使,總海舶。兼主市舶。
但是,在蒙元南侵之時,深受宋廷寵信的蒲家,開始大力接納宋廷宗室,后來卻給了宋廷重重一擊。
宋高宗建炎三年,三百多趙宋宗室子弟隨南外宗正司遷至泉州,并在這里繁衍生息。到了宋末,宗室成員已達到三千多人。
德祐二年二月,元軍南下,包圍臨安。
同年三月,元丞相伯顏陷臨安,恭帝降,南宋事實上滅亡。南宋遺臣奉恭帝兄趙昰入閩,欲圖恢復。同年五月,趙昰在福州另立朝廷,是為端宗,年號景炎元年。
同年十一月,元兵由浙江入福建。為避元軍,南宋陳宜中、少保張世杰率舟師十萬,奉宋端宗趙昰及衛王、楊太妃等,由福州航海至泉州城南郊法石下輦村,“欲作都泉州”。
宋室冀得蒲壽庚之助,以繼續在閩、廣沿海地區堅持抗元,當時的南宋孤臣陸秀夫、張世杰等人,帶著兩個娃娃皇帝端宗、幼主抵達泉州,趙呈率殘部退至泉州城外法石寨,在這里的趙宋宗室子弟打算接應他們,但蒲壽庚拒不支援宋軍,卻閉門不納、閉門拒命,禁止宋軍進入泉州。
實際上這個時候,元丞相伯顏率軍南下,暗中遣人招安,蒲壽庚十二月與元朝勢力正式結盟。
但是宋軍不知,見蒲壽庚拒不接納,便以船舶軍資,兩皆不足為由,少保張世杰逃走時強征蒲壽庚的商船,采用暴力直接抄沒他的家產以充軍資,搶走停泊在法石一帶的蒲氏海舶400多艘。
蒲壽庚大怒,把怒氣撒在定居泉州的南宋宗子身上,將泉州的三千趙宋宗室子弟全部殺光。
后來,蒲壽庚又配合元朝軍隊進攻廣州,在廣東江門崖門一帶打了著名的崖山海戰。在這場海戰中南宋殘軍全軍覆滅,陸秀夫背著幼主投海自盡,南宋許多忠臣及忠于大宋的人們也都紛紛跳海殉國,共計十萬人左右!
而蒙元的海軍,主要就是蒲壽庚提供的海船組成的,所以他們算得上是宋廷滅亡的罪魁禍首。
降元之后,元世祖授蒲壽庚為昭勇大將軍、閩廣都督兵馬招討使兼提舉福建廣東市舶。
至元十四年,進昭勇大將軍,閩廣都提舉福建廣東市舶事,改鎮國上將軍,參知政事。并行江西省事。至元十五年三月又升蒲壽庚行中書省事于福州,鎮撫瀕海諸郡。
作為一個色目人,蒲家在東方這片土地上的發展,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即便是后來的英國人,猶太人也都比不上。
但是他們做下如此傷天害理之事,肯定得不到好下場。朱元璋登基之后,就將這個家族連根拔起,將死了幾十年的他挖出來鞭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