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到如今,仍然有大量的色目人后代生活在泉州。
朱瞻基也知道,如今泉州商貿興旺,最開心的就是他們這些人,因為他們是泉州商貿的重要組成部分。
他還沒有想好該怎么處置這些人,說他們是西域人,他們已經在大明生活了幾百年。說他們是大明人,但是他們依舊還遵循著綠綠文化,不把自己當做是一個真正的大明人。
因為蒙元的近百年占領,如今的大明,這樣的人還不少,遍布大明各處。
包括他現在身邊站著的這位,就是其中一人。
經過近多年的接觸,朱瞻基深知鄭和是一個泛愛主義者。他為人平和,也尊重漢文化,但是內心里,他依舊親近同族人。
他對大明的忠誠,是因為他在十歲就被閹,十二歲到了朱棣的身邊,朱棣像個父親一樣將他培養長大。
他其實不是對大明忠誠,他只是對朱棣忠誠。
看到河兩邊的歡迎的人群,鄭和長嘆了一口氣說道:“殿下此行,最激動的就是這些老百姓了,看他們都是自發地跪迎,就知道他們對皇上的崇拜。我前四次前來,可沒有遇到過這樣的情景。”
朱瞻基當然知道自己是沾了皇室身份的光,笑著點了點頭。“民心可用啊……”
見朱瞻基心情甚好,鄭和長揖說道:“和有兩事想要求殿下允可。”
“說來聽聽。”
“一是下臣臨行前像陛下求了一份敕書,任蒲家后代蒲日和為通事,因和恐殿下不允,故此現下才與殿下言。”
朱瞻基心里一怒,鄭和知道自己是強硬的鷹派,所以竟然先斬后奏,這實在是觸碰到了自己的底線。
他低頭望著長揖躬身的鄭和,平靜地問道:“為何非他不可?”
“殿下,下臣絕非是可憐蒲家,不過幾十年過去,蒲家如今的后人是無罪的。他們這次集中色目人的力量,向內監借支百萬兩白銀的茶葉,青瓷,也是贖罪之舉。”
“不允!第二件事是什么?”
“殿下……”鄭和抬頭懇切地看了朱瞻基一眼,看到朱瞻基冰冷的眼神,心里涼了一大半。不過他還是說道:“這蒲家在天方也有分支,實乃我大明勢力向西方擴散的臂助……”
(這一章有兩段古文,一些介紹,所以多了幾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