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員們大部分都是外傷,要么是嚴重的要死了,要么就是肢體受傷不會丟了性命,對醫生來說,這樣的傷都還比較好治。
中和子雖然七十多歲了,但是老當益壯,在一處清理出來,專門放置傷員的沙灘上,就屬他最忙碌。
人員好救治,但是船隊這次的損失就比較大了。
雖然所有的船都已經落帆,但是幾乎每艘船都有桅桿折斷,不少船的船體也受損。
像朱瞻基的旗艦,桅桿就斷了三根,城墻倒塌了好幾處。而且因為上部與其他船只連接在一起,上面的一圈木欄幾乎全部損毀,甲板也裂了好幾處。
幾百條船需要簡單修復,還有十幾條船完全沒有修復的必要了,這些都要一一處理。
朱瞻基先是安排了兩條受損比較輕的船去前軍報信,隨后才與鄭和他們商議,這么多的尸體帶回去也不現實,容易引發瘟疫,所以干脆實行火化,將骨灰帶回去。
將所有的尸體辨別出來,由同一艦船的同袍負責火化,然后裝壇保存。
最麻煩的還是修船,為了將船只修好,大軍只能滯留在原地,還要派出運水的船只,去運送淡水。
幸好大軍出發的時候,就已經預料到了會出現船只損傷情況,有幾艘船就專門運送修補船只的木料,桅桿,風帆。
即便現在船只大規模損毀,一些材料拼拼湊湊,還能滿足需要。
只不過,要是再來一次這樣的風暴,許多船就只能趴窩了。
一直到了五月底,所有的船只才修理完畢。前軍派出的探索隊已經把南非南部的一些區域全部摸排了一遍。所以這一次,船隊也不會在開普敦停留,將會直接向北,駛向歐洲。
因為現在是冬天,南非的土著并不多,探索隊接觸了一些土著。他們也并不是純黑人,相當于黃色人種與黑人的中間派,反而更靠近黃色人種。
見到同樣屬于黃色人種的大明人,他們非常親熱,雖然語言不通,但是也用相當坑人的價格,用一些布料和鐵器,跟他們交換了大量的黃金。
當艦隊再次出行,朱瞻基的心情早已經平復了下來。大軍匯合以后,他的精力就主要放在了跟一幫通事學意大利語,西班牙語上面,還有了解歐洲如今的政治環境上面。
通過這些商人,朱瞻基也才真正了解到如今的歐洲雖然沒有了黑死病的威脅,但是依舊亂的難以形容。
英國和法國還在進行百年戰爭,神圣羅馬帝國因為教皇與皇權的斗爭,目前并沒有皇帝。拜占庭帝國在奧斯曼帝國的攻擊下搖搖欲墜,還多虧了帖木兒國打敗了奧斯曼帝國,才給了他們喘息的機會。
這個時代的神圣羅馬帝國包括了后世的中歐,荷蘭,法國東部,意大利北部,一直到巴爾干半島的巨大疆域。
但是這片疆域上有十幾個大諸侯,二百多個小諸侯,上千個獨立的帝國騎士領地,還有眾多的自治城市。
由此形成了松散的邦聯,皇帝是這個邦聯的名義上的領袖,但實際掌握的權力不過相當于一個大諸侯。
如今歐洲的中心還是南歐,意大利半島是經濟中心,偏遠的希臘都比英國和法國更重要。
當然,現在是沒有意大利這個國家的,意大利在歷史上一直是松散的封地,從最早的羅馬帝國之后,就不是一個國家。
一直到十九世紀,才因為民族主義的興起,組成了一個國家。
(一些歷史資料就不多寫了,這幾章為了過渡,許多情節都沒有寫,就是想要加快進度。歐洲的情節需要好好把控一下節奏,爭取寫的精彩一些。下一章進入歐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