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個時候,岸邊已經點燃了一個又一個的火堆。從船上望過去,這些火堆綿延了數十里,直到視線之外。
這些火堆可以給戰士們帶來溫暖,更給落水的士兵帶來希望。
雖然沒有星星,但是朱瞻基知道,艦隊現在所在的位置大約是后世的南非艾爾弗雷德港附近區域。
這沿途幾百公里,都是沙灘的海灘,即使艦隊有些損失,也不會太大。
要是這臺風晚來一兩天,船隊快要抵達開普敦的時候才來,那里大部分都是巖石海灘,船隊的損失就大了。
這場狂風吹了足足一天一夜,第二天的風雖然小了,但是雨卻一直沒有停。
等到暴風過去,已經是中午。這個時候沒有人顧得上下雨,將原本緊固在大船上的傳令艦全部派了出來,沿著海岸線搜救傷員。
從離開大明,隨行的八萬將士執行了大大小小數十次任務,也經歷了好幾次大大小小的戰事。
拋開留在南洲的東瀛人,這一路上死亡加上受傷的士兵都沒有超過兩百個。
但是僅僅這一夜,就有超過一千人受傷,死亡超過了一百人。
他們有些人是在甲板上被砸傷,砸死,有些是被大風吹進了海里。但是大部分都是因為船體側翻,溺死在船艙里面的。
看著被抬出來的一具具尸體,朱瞻基的臉色陰沉無比。
大風依舊在繼續,大部分人忙著緊固船艙,搶救被淋濕的貨物。
那些瓷器無所謂,但是絲綢,茶葉,香料,都是不能沾水的貨物。
面對這場大風,這些貨船大部分都完好無損,這是因為貨船裝滿了貨,所以自重比較重,能抗大風。
但是戰艦上面只有士兵,他們相比那沉重的貨物輕了太多,導致傾覆的大部分都是戰船。
那些一路花天酒地,把這次旅行當做游樂之途的宗室成員們,經歷了這場暴風雨,都還心有余悸。
有幾個年齡小的不停地抹著眼淚,他的親弟弟朱瞻墉也在其中。
本來士氣就低下,他們幾個一哭,更是讓將士的士氣低落。
朱瞻基走了過去,看到朱瞻墉神情憔悴,光著腳站在沙灘上,心里有些心疼,更多的卻是惱火。
“男子漢流血不流淚,哭什么哭?”
“大哥,我想母妃了……”
“身為朱家子孫,享受著榮華富貴,當以國事為重。看你身體瘦弱,看來又是疏忽了鍛煉,要是不行跟我一艘船,你就不能疏忽了鍛煉。李亮,安排船將他們都送回去,別讓他們在這里礙事。”
出了事情就要解決,在這種緊要的時候,不能出力的人,留在這里也沒有用,反而影響士氣。
這因為是朱瞻墉,畢竟是自己的親弟弟,又才十二三歲,要是換了其他人,朱瞻基早就發脾氣了。
打發了宗室們,朱瞻基就派出了艦隊還剩下的四百醫師,搶救傷員們。
重傷員由他們宗室配的十幾個御醫專門救治,輕傷員就由普通的醫生來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