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你都說了遵循這個框架了,還有什么說的呢?”
朱瞻基笑道:“孫兒當然也是遵循這個框架,但是略有不同罷了。”
這個時候,王彥在外面催道:“陛下,殿下,晚宴要開始了。”
朱棣談興大起,大聲說道:“推遲半個時辰,朕有話與太孫說。”
朱瞻基今天勾起了朱棣的興致,當然也想趁熱打鐵。大聲喊道:“李亮,你將我的丙001號文檔拿來,劉萬,你去安排太孫妃他們移駕武英殿。”
眾人紛紛應是,不一會兒,李亮就拿過來了一疊厚厚的文檔,這可比019號厚的多了。
這里面,有朱瞻基這些年來對政治改革的一些想法和思路,針對封建時代的統治階級的框架,做了許多前瞻性的規劃。
在后世,朱瞻基見識多了各種不同的政體。不管是獨裁制、君主立憲制、共和制、總統制、總理制、議會制,還是民眾制,他都略微知道一些。
任何制度,都有其局限性和優越性,當然也有落后性。所以,沒有任何一種制度是完美的,只是看適不適合自己。
像許多人推崇美國的三權分立,但是那只是美國的政體。二十世紀許多國家跟在后面學,結果國家亂成一團,到了二十一世紀,自己都不跟著學了。
許多人抨擊沙特的皇室獨裁,但是沙特的老百姓生活水平,有幾個國家比得上?
南非黑人為了爭取平等權利,鬧革命,等他們掌權了,民煮了,老百姓一個個從富人變成窮人,發達國家變成了一個落后國家。
對大明來說,能帶著老百姓發展的制度就是好制度。如果沒有了皇帝,大明的老百姓們怕是要心慌了。
不要說現在,就是幾百年后的二十世紀,中國沒有了皇帝,還有許多人驚慌失措,如同天塌了。
朱瞻基打開了文檔,自己翻開總綱,大致看了一遍,然后跟朱棣說道:“這些是孫兒這些年胡思亂想,加上親眼看到海外的一些國家政體之后,進行的總結。具體的皇爺爺可以以后再看,孫兒現在跟皇爺爺簡單地說一下自己的思路。”
朱棣隨手拿起來看了一眼,一看到那些獨裁制、君主立憲制、共和制,這些字雖然都認識,卻不明白其中的意思,就大有興趣。
“這些都有誰看過?”
“只有孫兒和李亮,劉萬。”
他嗯了一聲說道:“李亮在你身邊得力,就把劉萬派給我用些時日,也讓他好好跟我講解一番。”
朱瞻基笑道:“皇爺爺最好也讓人再照抄幾份,以前孫兒為了保密,可不敢讓人看見,就這一份,損毀了可就沒了。”
他點了點頭,說道:“那你就跟我先分說一番。”
“自高祖撤銷中書省,如今我大明朝堂分六部,六科,五寺,另有內閣,都察院,宗人府,翰林院,詹士府,太醫院,通政司,欽天監,五城兵馬司,僧錄司等部。這里面看似分工明確,行政,監督各有其責,但是有一個非常大的問題,那就是這些除了少數幾個冷衙門,都是文官當政,而且級別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