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冷笑道:“所以朕說你愚魯,你是太過于盲信儒家。儒家之強盛,源于他們修改經義,讓儒家思想符合皇家之統治,所以他們得到了歷朝歷代的扶持。
但是,儒家學說只是一家之言,雖然自漢時起,他們就從百家學說里吸納其他學派菁華,但這改變不了他們只是為皇家服務的地位。
瞻基三年前就跟朕言:這天下,所有人都可以學儒,唯獨一人不能學儒。你知道誰不能學嗎?是皇上!皇上學儒,這天下究竟是誰家的!”
朱高熾剛吐血,躺在床上有氣無力地嘆道:“難道孩兒學儒,這天下就不是朱家的嗎?”
朱瞻基聽到這樣的回答,真的有一種榆木疙瘩不開竅的挫敗感。
朱棣更是氣急,看著他瞪了一會兒才放棄一般地嘆道:“大郎,你是一個好兒子,一個好父親,卻永遠當不了一個好太子,更當不了一個好皇上啊!你不該生在皇家,不該是我朱棣的兒子!”
朱瞻基為了緩和他們之間的氣氛,蹲在了朱高熾的床頭,輕聲說道:“父王,那你在詹士府,是你說了算,還是遇事都是群策群力?
你在詹士府那么小的一塊天地,什么事都要依靠別人,這么大一個大明,你是要完全交到他們的手中嗎?
那武將們該怎么辦?見了文臣都要下跪嗎!那內侍們該怎么辦?賺的銀子都要交給文臣,給他們當牛做馬嗎!
那我朱家以后怎么辦?誰知道這天下還是誰家的天下!
儒家為了防止知識傳播,提高學習文字的門檻,讓百姓無力承擔。對其他學說一直進行壓迫,寧愿這天下所有人都是傻瓜,這樣才好管理。
可是這天下不是只有我大明一家,你看看大食人,他們的國家早就變成了一個小部落,被異族統治,但是他們的教派卻傳遍了世界各地。
儒釋道三教合一,現在儒家就在向儒教發展,如果這樣發展下去,世人只知有儒教,不知有朱家。
另,這天下數百國家,除了我大明以及東瀛,朝鮮,其他國家無一學儒。
我大明屬國數十個,學儒的也寥寥無幾,他們那些人,不學儒學也活的好好的,國家也在發展,為什么非要吊死在儒家這一棵大樹上呢?
我們要用儒家,并且還要讓那些屬國學習儒學。因為儒家學說能維護我們大明的大一統,尊崇我們朱家為天子。
但是身為皇族,身為皇上,卻不能偏信任何一家。文臣,武將,內侍,這三方的平衡一定要掌握好,我大明才會長治久安啊!”
朱高熾夢囈般地說道:“從小皇祖父就讓我們學儒,告訴我們,想明白什么道理,就要學儒。每次我學的好,皇祖父都會夸獎我,其他皇孫也會羨慕我。
并且在書里,我也學到了各種做人,做事的道理。所有人都稱贊我,我也因此引以為豪。可是現在,可是現在……”
他突然激動了起來,呵呵笑道:“現在你們告訴我,我從小學的東西都是無用的,都是不該我學的,那我這四十年,豈不是一個笑話……”
話還沒有說完,他突然像被掐住了脖子,哽在了那里。坐在床邊的張氏連忙想要把他身子側翻過來。
但是他一個弱女子哪里搬得動,朱瞻基連忙幫忙,將他側向了床邊,張氏輕拍他的后背。
只是輕輕一拍,仿佛打開了一個閥門,大片的血沫又從他的口中噴了出來。
(十二個小時寫了一萬字出來,算是把這個情節寫完,省得大家又說我是斷章狗。我不是,我不是,我不是。重要的事情說三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