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這幾年,土匪,馬盜已經越來越少,他們也不敢對官道上的車隊下手。
武安侯鄭亨雖然是個和氣的人,但是打擊馬盜不遺余力,并且把責任劃分到了每個超過千人的小部落。
不論有哪個部落參與劫掠,都會遭遇最殘酷的打擊,絕不留情。
與此同時,大明也大量讓利給了這些部落,比如開平前屯衛那里的煤礦,就全部交給了兀良哈部落。
而北明山這里的礦石運輸,也讓韃靼部落參與了進來,大明給他們的人提供馬車,讓他們也能通過運輸礦石賺取利潤。
而瓦剌部落在馬哈木父子被韃靼部落擒獲,送給了大明以后,他們大部分也都逐漸歸順。
鄭亨讓他們參與進來了礦山的挖掘,如今的北明山礦山,所有的礦工都幾乎是異族人。
當然,他們也不是瓦剌人和韃靼人,而是兩個部落從北地擒獲的色目人,西夷人,女真人。
這些人被他們滅族,擒獲之后,全部運到了北明山開礦,他們根本不需要工錢,只需要喂飽就可以了。
大明給他們的工錢,讓他們全部都自己收了起來,賺的盆滿缽滿,這也讓他們有了更大的興趣到處殺戮和搶人。
傳旨特使,御馬監少監海壽坐在馬車中,看著越來越多的車隊,饒有興致。一下午的時間,他都遇到了兩起“車禍”,這樣的事情對他來說,很是稀奇。
“距離北明山還有多遠?”
“還有四十余里,以現在的速度,一個多時辰,天黑之前就能抵達。”
海壽是朝鮮人,早年是司禮監大太監黃儼的弟子,多年之前,他就榮升少監,但是隨著黃儼的失勢,他這些年的日子也不算好過。
黃儼是最早跟隨朱棣的太監,早年間備受寵信,比如今的七大太監勢力還要更早。
但是他跟世子朱高熾在靖難之前,關系就不睦。而與次子朱高煦、幼子朱高燧過從甚密,尤其是朱高燧,黃儼是他的死黨。
燕王朱棣決定起兵的時候,黃儼與朱高熾就勢同水火,并且多次陷害朱高熾。
在永樂初年,黃儼的勢力大的驚人,朱高熾一直處處被壓制。
但是,他生了一個好兒子。
他什么事都不用干,隨著太孫受寵,原本勢力滔天的黃儼因為跟他作對,影響到了太孫,皇上就疏遠了黃儼,將他調到了中都守墓。
黃儼失勢之后,王彥,李謙,鄭和他們迅速崛起。
而海壽因為與黃儼的關系,一直被排擠,十幾年了,至今依舊還是一個少監。
像在北明山駐守的監軍亦失哈,曾經都還是他的下級。
一個騎馬的小太監策馬跑到了海壽的馬車前,隔著馬車說道:“大人,前面武安侯與亦失哈大人都派了使節來迎接大人。”
“來者何人?”
“以武安侯世子鄭能和總兵曹義為首,在前面兩里的關卡等候大人。”
海壽點了點頭,吩咐說道:“替我更衣,準備見客。”
馬車來到一處關卡,這里是騎兵設立的驗證勘合的關卡,向這樣的關卡,每隔百里就有一個,怕那些車隊沒有繳稅,私下運礦。
海壽雖然是少監,但是這次是欽差太監,見官大一級。
鄭能和曹義不敢怠慢,熱情迎接了海壽一行,隨后被海壽迎接進了自己的馬車。
他的四輪馬車是工部最新研發的馬車,不僅有軸承傳動,還有軟硬兩種彈簧,坐在里面非常舒適。
只是車輪依舊是木制的,限制了速度,要不然,這樣的馬車可以跑的飛快。
天黑之前,車隊終于抵達了礦山西南五里外的北明山大營,這里有一處小河,能提供水源,沿著小河兩邊興建了大片軍營和住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