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機的出現,能夠解決這個問題,但是想要普及卻很難。
住樓房的,肯定都是窮人,指望窮人買一臺昂貴的蒸汽機,專門用來上下水,是不可能的。
但是,衙門可以。
工部專利司原本只是個小衙門,但是這幾年來,發展成為了一個吏員近千的大機構。
不算在各個府城的吏員,光是在京城,就有差不多五百人,負責著各項事務。
工部在工部衙門給他們安排的一個小院,連人都站不下。
而且,越來越多的資料也需要一個地方儲存,所以專利司申請了多次,想要工部允許他們建一個新的衙門。
但是這件事可不是那么好操作的,朱棣對專利司的事務不熟,一直認為這是朱瞻基胡鬧的一個斂財衙門。
既然是斂財的,當然是越省錢越好。所以,專利司的神情自然被駁回了。
一直到朱瞻基回來,劉杰跟他提了實際困難,朱瞻基才有心思準備將應天府統一規劃,建設一座新城。
居民區現在還不好改建,但是占據了半個城市的朝廷各大衙門,卻是可以先改建的。
一個衙門弄一臺上下水的蒸汽機,并不算負擔。何況到了冬天的時候,這臺蒸汽機還能提供暖氣。
抱著應天府的地圖看了幾日,又將吳中,卡爾索利他們叫了過來,對應天府整個環境進行了細致的分析。
朱瞻基決定,大興土木,重建應天府,第一步,就是改建朝廷的各大衙門。
以前的房子全部都是平房,每個衙門都是占地廣闊,占據了大片的土地,土地利用率太低。
但是如果建成高樓,也不需要太高,三層到六層即可,就能大大改善百官的辦公條件,也能給應天府節約大片的土地。
專利司人員眾多,房子最緊張,成為第一座建設的衙門。
因為級別比較低,這個衙門不會被建在承天門外大街,而是選址在了長安坊北側。而且將會建設五層,只比奉天殿略低。
而這棟占地兩千平米,高達五層的建筑,從一開始動工,就吸引了無數人的目光。
所有人都知道,這將會是大明建筑史上的一個新的開端。
這套房子有著明顯的中西合璧的風格,有著巴洛克式的建筑框架,卻又有著東方式的屋頂和屋檐。而且,這只是臨街的一面,背后還有著東方式的四合院格局,園林格局。
這種方式是朱瞻基提出來的,但不是他的原創,因為他前世在哈爾濱,見識過了這種風格的建筑,它們只有房頂和屋檐沒有采用中式。
巴洛克風格的建筑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有著跟中式風格完美契合的架構。它們在外形上講究對稱,這一點跟中式風格是一致的。
在內部架構上,他們講究空間和利用和光線的利用,這一點是遠超其他建筑風格的,只有地中海式風格可以媲美。
像后世的新中式建筑風格,雖然看上去很美,但是房屋內部的光線利用,落后了幾百年。
而地中海風格跟大明的建筑風格格格不入,在大明人看來,那樣的建筑風格太丑了。
更主要的是,如今的巴洛克式建筑風格在西方都還沒有成型,現在大明將這種風格發揚光大,那這就變成了新大明式建筑風格。
這里面,朱瞻基摒棄了巴洛克風格的夸張藝術風格,也沒有要它們那種為了追求視覺效果,故意將一些線條設計成曲面的形式。
中國人的建筑,還是講究方方正正,無非是細節上更講究寓意。
巴洛克一詞本義是指一種形狀不規則的珍珠,在當時具有貶義,當時人們認為它的華麗、炫耀的風格是對文藝復興風格的貶低。
但是現在這種風格是在朱瞻基的領導下確定下來的,大明人本就喜歡繁復的風格,這種華麗和炫耀,符合如今大明天下第一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