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提心吊膽,甚至范雎見趙王多上一刻鐘,就會讓她手足不安。
接下來,邯鄲數日,邯鄲上下,依舊因為推恩令和趙王偃滅妻立娼妓之事爭論不休。
這期間,發生了一件奇事。
秦楚燕魏齊魏韓的質子同時上書,要歸國了。
攜諸國之勢力壓趙國,一時間將趙國都給弄懵了,來勢洶洶,各種壓迫,估計也就那秦臣范雎,死活不肯歸秦。
諸國的脅迫也并非沒有回旋,他們愿意另派質子前來進行替換,這才給趙國留下了一點余地。
但無論如何,這也是趙國不愿意看到的局面,連夜召見諸國使臣,趙國各大臣也準備好說服諸國,質子之事事關諸國安穩,怎能如此莽撞。
他們是不愿意放這些質子離開的,替換成其他質子有什么用他們又不會什么麥兩熟等技術。
即便諸國連縱逼迫他趙國放人,也沒那么容易,當然這話不能說得這么明白,不然諸國真聯合起來對付他趙國,他趙國也沒那個能力全部為敵。
但也是這時,一場轟動邯鄲的混亂開始了。
市井傳言,最近城外死的那些百姓,哪里是什么因為白霜感染而死,而是趙國王室為求長生術,將不腐敗的死人的鮮血注入百姓身體導致的。
傳得沸沸揚揚,甚至那死人的鮮血來自周幽王的尋親隊伍這等仔細的細節都有。
一時間邯鄲轟動,沸騰如同沸水。
加上趙政多日宣傳秦國和趙國百姓,商人等等生活的對比。
突然之間,就出現了大量的趙國百姓慕秦的事端來。
想想也是,秦國多好啊,而他趙國,為了自己長生,居然拿自己的百姓當嘗試。
越對比越心寒。
一開始還是功勛家族,朝廷,宮廷之亂,如今市井百姓也亂了起來,加上諸國質子一同威逼,忙得趙王偃和那些大臣分身乏術,況且趙王偃現在和這些大臣之間也鬧得厲害,暫時很難一條心。
范雎借著這些時日,不斷覲見趙王偃,希望趙王偃千萬要將他留在趙國,看得其他大臣咬牙切齒,群起而攻之。
沒看到他們急迫地解決邯鄲之亂,這個范雎這時候湊什么熱鬧。
秦國都來人接你回去了,你還想賴著不走
估計除了趙王偃有點舍不得范雎,不缺恨不得范雎早點滾的人。
趙王偃頭疼得厲害,那娼妓和近臣郭開也在旁敲側擊“范雎再有本事他也是秦臣,王切莫因為一個外人而寒了各大臣的心。”
“范雎回不回秦,并非范雎愿不愿意,他秦國相召,他還能一輩子留在我趙國不成”
“且我邯鄲如今不穩定,又有諸國逼迫,王當以解決我內部問題為先。”
趙王偃也并非完全看不清現在的形式,他是真有點舍不得范雎。
但在衡量利弊面前,他再舍不得也得有取舍。
既然群臣如此不喜范雎,放范雎歸秦也可,但群臣就別在其他事情為難他了。
推恩令可以再議,但另立王后卻不可能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趙國的一群大臣也是面面相覷,他們這位王怎的就
最后還是最上位的一位閉目的青須文士打扮之人在范雎歸秦上一錘定音。
“范雎可以回秦,但回去的必須是他的尸體。”
一片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