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小滿接過風車,沿街慢慢地邊想邊走。
“想在京城討生活容易。但想自己盤個鋪子,開店做長長久久的生意,真難吶。”
“萬事開頭難。”晏七郎安慰說。
應小滿不吭聲。這些天她其實承受了不少打擊。聽說想盤肉鋪子的是個未出閣的小娘子,十家里有八家立刻拒絕,一家別有所圖,剩下最后一家漫天要價。
“盤個鋪子,比摸去仇人家報仇還難。”
她喃喃地說,“要不先別看鋪子了。順序調一調,先把仇報了罷。”
“”
晏七郎感覺頭頂有點發涼,沿街默默地前行幾步,勸說小滿改主意,“萬事開頭難找到關竅,其實也不那么難。”
兩人沿著西門內大街慢行。大理寺官衙門口進出不少官員,晏七郎把斗笠往下壓了壓。
晏七郎“做生意行當來說,兩百貫不算大錢。我明日便可以籌措給你。”
應小滿搖頭,“我娘不會同意的。”
“贈送有顧慮的話,借呢”
還是搖頭。
“我娘一直擔心你會拐賣我借我這么大一筆錢做生意,不定她怎么想你。”
晏七郎啞然打量自己“我看起來像拐賣民女的拐子你母親是不是對我有些偏見”
這個話題是談不下去了。兩人默契地另起話頭。
“另找鋪子呢”
“離家太遠的不行。這家位置正好。”
晏七郎思忖著走出幾步,從另一個角度思索。
“掌柜的做肉饅頭生意虧本,才想高價賣了鋪子回老家。他兩個女兒都嫁在京城,這一去以后再難見面。若不是日子支撐不下去,又如何舍得走。如果肉饅頭生意可以維持日常開銷,他的鋪子應該能一直做下去。”
應小滿道,“饅頭鋪子能繼續做下去是好事。我的肉鋪子還能再去尋其他店面,但大理寺的狗喜歡的只有這家的肉饅頭。”
晏七郎“我們先不談大理寺的狗。”
他談起剛才留意到的鋪子門面情況。
占地大、門面小,北面臨大街,西面對小巷。
西邊堆放雜物的隔間,現今以門板封死。如果把隔間整理出來,面對西邊小巷裝個門面,其實可以把肉饅頭鋪子一分為二,隔出一件向西的肉鋪子門面。
“店家主營的肉饅頭調價,改賣四個饅頭三十文。肉鋪子再按月賺進一筆賃金。如此一來,生意可以保本,店掌柜不必賣了鋪子回老家,應家肉鋪子可以順利尋到門店開張,彼此還可以互相搭檔照應。小滿,你覺得如何。”
應小滿聽著聽著,眼睛漸漸地亮了。
實在是個好主意。
她立刻轉身,興沖沖往回走。
但走到半途,她突然想起還有個嚴重問題。
“店家老夫妻都是老實人。二十年不敢調價,怕得罪了官人主顧,砸了鋪子招牌。我們如何勸說他們調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