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刻后轉開,嘴里依舊輕描淡寫說“老人家年紀大了,總是會有各種病癥,無需太在意。”
晏家親隨在庭院里點亮燈籠,義母出來招呼,見到七郎人也高興,當即鋪開桌布,把家里今天新做的荷葉雞整只端上桌。
外加今晚上門帶來的幾樣時令鮮果子,食物芳香撲鼻,應家三口和晏容時分坐木桌四邊,邊吃喝邊閑談。
“今天來的兩位女官兇得很。”義母心有余悸“上來廢話不說,直接上手教規矩。教走路教了一早晨,教說話又教整個下午。宮里怎么有這許多規矩”
應小滿邊剝橘子邊說“剛見面瞧著兇。但兩位姑姑人其實都不錯,反反復復地教,耐心得很。而且教來教去,宮里的規矩也不很多。兩位姑姑最后說,叫我尋常般走路就可以。不知道如何說話,就說民女不知道。”
晏容時聽出了七分大概。
回想起巷口見面寒暄時,兩位女官筋疲力盡的神色,沙啞的嗓音
他帶幾分欣慰,打開桌上蒸熟的荷葉。在滿院清香里,切一只雞腿給義母,另一只雞腿給應小滿,兩只雞翅膀留給阿織
“兩位女官說得很
對。遇到尋常的詢問,尋常般應答就很好。不過宮里人事復雜,萬一遇到關鍵問題,只答不知道不足以應對。我今晚過來的目的之一,就是想和你演練幾句不尋常的對答。”
義母聽著聽著,不由地緊張起來。
“啥子叫關鍵問題”
“比方說”晏容時取過小刀,沿著雞骨架不緊不慢地往下切肉。
“太后娘娘喜愛小滿,想要留她在宮里住幾日。如何婉言推辭。”
“太后娘娘身邊有人出言攛掇,小滿尚未婚配,打算當場賜婚。如何婉言推辭。”
“太后娘娘和雁二郎是親戚,風聞一些軼事,當面詢問小滿。如何婉言告知雁二郎的混賬事而不激怒太后娘娘。”
“”
聽著聽著,應小滿越吃越慢,家傳手藝的荷葉雞腿都不香了。
“我當真要進宮么”她小聲嘀咕“你現在教我一套一套的說話。等我真進宮那天,站在貴人面前,一緊張,說不準就全忘了”
晏容時安撫她說“無妨。應對的關鍵,還是在實話實說四個字上。說的都是真話,總不會臨場忘了。”
說得很有道理。從義母到應小滿都贊同。
擺放的宵夜吃得七七八八,義母收拾了桌子,把阿織抱回屋里哄睡。
晏容時起身洗手回來,和應小滿挨坐在桌邊,繼續剝橘子的同時,便開始一句句地細教。
“太后重孝心。想要留你住在宮里小住,你便回說,舍不得家里母親。母親身子不好,有咳嗽眩暈的病癥,還有個四歲的幼妹離不得人,等著你回家照顧。”
“若有人問起你婚配與否,你就說尚未婚配,但父親在老家臨終前,叮囑你來京城尋人。”
“太后娘娘問起雁二郎和你的關系,你無需添油加醋,從頭如實說起。開春二月尋人時,初來乍到誤入雁家,如何差點被哄騙得簽下身契,如何打出門去。雁二郎去城南銅鑼巷尋你,好在應家搬家,兩邊及時避開。”
說到這里,晏容時頓了頓,“應該便足夠了。太后娘娘身邊不缺機靈人,自然會把話頭岔去別處。”
應小滿從頭到尾細想一遍,確實都是大實話,按照七郎教的應答句子,對答并不困難。
“只說來京城尋人嗎”
應小滿謹慎地問“我爹叫我進京報仇的事,是不是在貴人面前不大好提”
“不好提。”說到關鍵處,晏容時格外仔細地叮囑她
“報仇兩個字,在宮里貴人面前從頭到尾不要提。只說你父親從前在京城做事,認識不少舊友,后來去漢水邊的小村落隱居。臨終之前,你父親拉著你的手,殷切叮囑你來京城尋人。”
“有人接著問你尋到了么你便如實說尋到了,長樂巷晏家七郎。”
應小滿眨了下眼。
每句都是大實話沒錯,串在一起怎么感覺哪里有一點點不對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