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災先救老弱婦孺,這在后世是常識,可在當時不是,所以沒有人理解小明的做法。
許多人都覺得,十一皇子這么做,就是在皇帝面前作秀而已。
想讓皇帝還有天下人看到,他如此愛護百姓,和曾經同樣來賑災的大皇子完全不一樣。
可這是戰場,哪能如此兒戲。
要是像那個巡撫一樣,遲遲無法平亂,不就本末倒置了嘛。
被問到頭上時,燕武帝正站在施粥的棚子里,挽起袖子幫忙盛粥,他小心地將粥碗遞到百姓手里,笑著叮囑“小心燙啊。”
等人走了,才收起笑容,望著來領粥的老人們,意味深長地問“你說,這些人沒有子女照顧,他們的兒女都去哪兒了呢”
這還用問嘛。
身邊的人不假思索地回“自然是加入了聞香會。”
燕武帝嘆道“是啊,為了全家人能有一口飯吃,就都加入了聞香會。”
“可加入聞香會,到底不是什么好營生,跟朝廷作對,說不定什么時候就被抓了殺頭,家里人能不擔心嗎”
“現在朝廷的賑災糧下來了,不用跟著聞香會打打殺殺,也能有一口飯吃,你說這些人會不會勸他們的兒子回來”
身邊的官員若有所思。
燕武帝又道“百姓心里想的無非就是兩件事,一個是要填飽肚子,另一個就是要在填飽肚子的情況下過安生的日子,什么造反什么皇圖霸業,和他們又有什么關系”
“只要讓他們知道,現在回家有飯吃有房子住,朝廷也不追究他們附逆的大罪,有幾個人能鐵了心跟著聞香會干下去”
那官員恍然大悟“哦殿下這是攻心之策”
升平樓內的許多人也被點醒。
原來十一皇子這么做,并不是想先賑災,也不是在作秀,他確實是在平亂,只不過采用了迂回的方式而已。
“兵有先天,以無爭止爭,以不戰弭戰,當未然而浸消之,是云先天。先為最,先天之用尤為最,能用先者,能運全經矣。”
“故不爭力而爭心,不爭功而爭無功,無功之功乃為至功,不爭之爭乃為善爭。”
越國公搖頭晃腦說完這一段,才一臉贊嘆道“沒想到十一殿下年紀輕輕,于兵事上就已經如此老道,實在是讓臣驚喜啊。”
謝昭訝異,但是今天難得有人夸他,他當然是照單全收,拱手道“謝謝謝謝,您過獎了。”
勛貴們大多文化水平不高,越國公說了這么一大段,他們完全沒聽懂,就問“這啥意思啊”
“什么蜈蚣不蜈蚣的”
“對啊。”
而且你怎么還夸上那暴君了
越國公了解他們的德行,知道這是真不懂,只能無奈解釋道“就是說,用兵作戰要做到先發制人,靠短兵相接廝殺來的戰功不算什么,不戰而屈人之兵,讓戰爭消弭于無形,這才是兵家上策。”
結果他這一番解釋還不如不解釋,某些性子急且根本不看書的勛貴一下子就急了。
“什么戰功都不算數了”
“不是老哥啊,咱們兄弟當年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跟著陛下干,一條老命都快拼進去了,才得到這么點兒戰功,現在還不算數了那我們這輩子為的是個啥啊”
“就是啊我們都白拼了”
一群人吵吵嚷嚷,亂糟糟的,搞得本來挺緊張的場面像個菜市場。
素來沉穩淡定的越國公,都忍不住嫌棄地閉了閉眼。
“我還沒說完呢,著什么急。”
“早就跟你們說過了,現在也不用打仗,有空就多讀點書,結果沒有一個聽的,導致現在連話都聽不明白。”
一群文盲
我當年是怎么能忍受跟他們共事的
越國公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懷疑。
皇帝更是了解他們,聽到眾人喊戰功算不算數的,連頭都懶得抬,反正軍師會解釋的。
以前就這樣。
果然,被越國公說了兩句后,他們就都老實了,語氣也變得友善了許多,小聲問“那是什么意思啊”
“哎呀軍師,我們你還不了解嘛,都是一群大老粗,這,沒讀過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