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盛扶澤名滿天下的那些年,是讀書人心中的楷模。
所有理想的、具象的、難以企及的君子形象,全都在他身上有了具體體現,遑論他本身身份就尊貴到無與倫比,更是令人可望而不可及。
三歲識千字,五歲會作詩,七歲精通水墨丹青數書禮樂御射,就沒有一個他不會的。
柯鴻雪則不一樣,柯夫人生他的時候難產,柯鴻雪自幼身子骨就差,擔心功課重了勞神累身,長在南方的那些年,柯學博和夫人對他只有強身健體這一個要求。
是以回京城后,柯太傅親自教育他,實際上是費了一番功夫的。
雪人的確自幼聰穎,但也經不住陡然間增大的那許多功課量,日日提筆寫作,閑時學棋學琴柯太傅幾乎將他的時間全安排滿了,三天一小考,五天一大考,每日都有新的學問技能要考教。
便是如今的柯鴻雪,也會有覺得厭煩的時候,何況他那時才十二三歲。
少年人手指纖弱,自小就養尊處優,被琴弦沒日沒夜地一割,血泡都冒出來好幾個。
那年春朝楊柳漫漫,虞京空氣里飄散的全是無憑的柳絮。
盛扶澤挑了一個閑散的春日,溜出宮門,敲響了柯家的府門。
原應繼續敲開柯鴻雪的院門,卻在走近的時候聽見院子里傳來的陣陣琴聲。
青澀、懵懂、稚嫩
宮里四妹妹彈琴都沒這么不熟練。
盛扶澤卻覺得有趣,眉梢揚起,也不進去打擾,只站在院門邊,曬著春日的暖陽,聽阿雪磕磕絆絆地彈一曲滯澀的關雎。
只可惜沒聽到尾聲,琴曲進行到一半,院子里那人似突然沒了耐心,指尖劃過一個重音,琴音戛然而止。
院子里便只剩下鳥雀與風聲。
盛扶澤輕笑了笑,揮退領路的小廝,動身向院內走去。
春朝爛漫,日光舒緩,三皇子穿了一身絳紫的衣袍,邊走邊笑“誰惹了我們阿雪這么不高興”
柯鴻雪最開始的時候還沒那么死板,也沒什么城府,少年人心性一覽無余。
去歲冬天和盛扶澤在淞園待了許久,彼此熟稔,他對他其實是沒什么君臣之間芥蒂的。
饒是這樣,他坐在古琴后聽見盛扶澤的聲音,抬眼看見這人迎著細碎的光影和柳絮朝他走來,仍是愣了一愣。
直到這人在自己面前站定,眸中帶著縱容的笑意,柯鴻雪才像是剛想起來一般,站起身道“殿下。”
盛扶澤視線掃過他指尖泌出來的血珠,清楚這不是心疼的時候,卻還是取了紗布替他裹起來道“自己練的時候可以取點巧,太傅不會知道。”
柯鴻雪有些懵,低下頭看自己指尖那一層薄薄的紗布,腦海中想起爺爺明令禁止的規矩,說這樣會讓音色不實,于練琴無益。
但要真這樣說
柯鴻雪低頭,看見盛扶澤坐在了他的位置上,隨手翻了翻他的琴譜,
笑得很是干凈漂亮,言語間透著絲散漫和不羈“關雎倒是首好曲子,我彈給你聽。”
柯寒英后來彈過無數次關雎,卻再無哪一次有那樣好的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