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咱們的職工駕校呢”
姜顯達這塊,明顯對于讓李峰出名臭顯擺,興趣不大。
聽著孟主編的話,暗自嗤鼻,老一輩大老粗對于噶人,還真沒當多大一回事兒,畢竟都是尸山血海殺出來,誰人手上沒有人命,只是李峰他們這一代人,成年后碰上了相對和平年代而已。
收到了楊廠長遞過來授意的目光,斗著膽子在會議室里,當眾問了出來。其他人聽到后注意力明顯更集中了,看來是想法完全相同。
“對于李峰同志創辦駕駛員培訓學校,我這里還是想問問他這邊的想法”
剛才一直在記錄的孔記者,在一項任務結束后并沒有合上筆帽,而是把筆記本翻倒新的一頁,然后用著熱烈的目光看著李峰。
根據多年從業經驗,一個三糧店事件絕對能在社會版面占據一個頭條,另一個駕駛學校這樣新穎的辦學方式,在政治版面至少也可以讓街頭巷尾的群眾產生共鳴。
雖然京城晚報是由市里創辦,并不是非常看重經濟效益。
但如果兩條都能上頭版的話,對于自己的記者生涯,還是有很大促進作用,只有讓人能夠記住的新聞,才能讓人記住采訪了當事人的記者,兩人屬于共生關系。
一個人能帶來兩個熱點新聞,專程跑這一趟,對于他們來說,不虧,如果報道引起的爭議很大,那就是血賺。
“我這邊其實也只是提了一個建議,廠里高層,之間就考慮過這個問題,我覺著自己不敢在這個事情上居功,最多也只是起到一個推動作用。”
秉承著低調做人的李峰,看到孔記者這么難纏的問題,直接甩給了廠領導,獨食是不能吃的,至少在自己沒有成長起來之前,該分出去的得分出去,這才是能長久的根本。
果然,聽到李股長如此給面子,高層領導多少都點了點頭,這才對嗎,事情是你辦的不錯,但沒有我們的決定,你也辦不成事,既然成了,領導們當居首功。
“咳咳,我來簡單的講一講,當時廠檔委經過商議探討,覺得運輸科駕駛員一直存在不足的情況,運輸任務關系著廠生產任務,擔子很重”
坐在李峰對面,不知道什么名字的領導,清了清嗓子,開始表演,拿出李峰當時做報告時,里面說的話,給自己等人臉上貼金。
“韋主任說的不錯,為此,廠檔委經過商議決定,挪出了所有公車,領導同志以身表率,全部放棄分配下來的小車,把它拿出來,給職工家屬們,帶來一條新的出路。”
另一位不知名的領導在前一位說完后繼續錦上添花,把楊廠長下令停掉的小車班,給描繪成領導們犧牲小我成全大我的革命精神,說的眾人連連點頭。
李峰剛才既然選擇把功勞分潤出去,自然知道接下來會是這種情況。
但是面對這些人臉皮的厚度,還是感覺有些吃不消。
果然,自己跟他們比還是太嫩了,這些老棒槌,當時開會時有多不情愿,現在就有多能吹,這才過去多久,當時諸位啥樣的表現,李峰還是歷歷在目。
楊廠長身后的姜顯達看來早已經領教過他們,瞇著眼睛看著眾人狂飆演技,連白眼都沒翻,反而也是一臉認同的樣子,畢竟駕校是運輸科下屬部門,出了成績,他這位功勞跑不掉。
“成,既然這樣,咱們能去你們培訓學校去實地看一看么”
在記錄完眾人輪流說出的話后,孔記者抬起腦袋,扶了扶剛才低頭垂下來的眼鏡,向廠檔委這邊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