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紅星軋鋼廠全體職工同志們”
隨著廠區的大喇叭里,傳出了陌生人的聲音,一些經常聽的工人們,發現了廣播員好像換了一個人,逐漸放緩了手頭的工作,盯向了離自己最近的大喇叭。
“我是運輸科平安駕校李峰,今年廠里生產蒸蒸日上,首先離不開全體職工以及家屬的支持,值此新春佳節到來之際,我代表運輸科以及平安駕校全體員工,以至誠至真之心,跟大家道一聲,你們辛苦了”
聽到是運輸科來讀的廣播稿,這可是許久沒有見過的事情,而且還是代表他們科給全廠拜年,這可是稀罕事,以往都是宣傳科的事兒,更多聽到廣播的工人,干脆停了手上的機器,匯聚在車間門口的大喇叭邊上。
“62年是軋鋼廠進入新一輪發展以及全國進入新一輪大跨越的開局之年,形勢復雜多變,挑戰與機遇并存,風雨多經志彌堅,關山初度路猶長,希望我們軋鋼廠全體職工,拿出全身所有的干勁,為祖國早日實現四個現代化而繼續努力奮斗。”
“最后,我們運輸科平安駕校,專為職工子弟建設的駕駛員培訓學校,作為一個有著社會責任感的單位部門,從維護社會穩定,構建和諧社會出發,我們駕校將拿出5000元慈善款,協助廠里解決困難職工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
“目前已經成立以楊廠長為組長的春節慰問工作領導小組,我們將逐一摸清困難職工和學生的家庭情況,切實把關懷和溫暖送到困難職工的家中,雪中送炭,幫助他們度過一個歡樂祥和的春節。”
一片嘩然。
車間工人門,聽到運輸科那個什么駕校,拿出了5000塊,用來慰問底層群眾,頓時炸開了鍋。
各個車間的車間工人摘下了手套,和一旁的工友竊竊私語。
“嘿幼喂,這運輸科,咋這么有錢,五千塊呢,我得不吃不喝干十來年”
一位年輕一點的工人,一邊指著大喇叭,一邊嬉笑大聲議論著,看著人都瞧著自己,更是說的興高采烈。
“那是他們科的平安駕校,我家孩子當初報名,可是交了一百多塊學費呢,感情他們是用這個錢,又回饋給咱們工人老大哥誒”
另一位中年大爺,表情比較嚴肅,端著個搪瓷大茶缸,一邊用脖子上灰毛巾擦了擦頭上的汗,一邊穩重的說道。
“這李峰,干的是爺們兒的事兒,那個誰,老孫家,是不是得慰問慰問,工傷都躺床上這么久了,孩子都還在上學,沒人接班,家里都揭不開鍋了”
二車間門口,也是相似的情況,工人們對于春節慰問這個新詞兒,還是比較新鮮。
以往,春節都是內心追求進步的去領導家“慰問”,今年沒想到是反過來,廠里領導,積極的去困難職工家里慰問,連忙想到了離自己關系最近,也是家里比較困難的工友。
“老孫是得管管,這工會去看過一次,后邊就沒下文了,每個月二十塊補助,一家七八口人,上有老下有小,都指著他呢,哪里夠吶”
“是哦,老孫真的是,去年好不容易轉了正,一家都靠他一個,要不是我家里日子也不好過,我都想給他送些棒子面。”
二車間的眾人,心還是比較齊,談到老孫,都一臉同情的點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