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總算回來啦~!”
“趕緊,我來拎著,餓了沒,火車上沒吃好吧?”
“餃子,昨天正好稱二斤肉,剁了餡,晚上才包的,回去媽就給你下餃子吃~!”
南鑼鼓巷的巷子口,踮著腳尖,目光時不時看向外頭的馬路,見到轉角時,女兒李楠的身影,立馬小跑著過去,可算是激動壞了。
“媽,沒事,我來就行~!”
當初參軍入伍的小姑娘李楠,轉眼間,就變成大人了。
歲月的洗禮加上部隊的鍛煉,活生生的讓一個以往性格跳脫性子活躍的姑娘,變成現在恬靜,沉穩的模樣。
可能是在文工團時間長了,氣質發生了變化,多年從事舞蹈工作,身上散發著一種,獨屬于文藝工作者的優雅。
再是大人,哪怕到了三十幾歲,在母親眼里,那也是個孩子。
特別是這個孩子,多年不著家,偶爾才能回來一趟,難得見上一面,心疼壞了。
近的又嫌棄,遠的又蠻掛念,這可能是天下父母親,統一的標準了。
“呦,家里姑娘回來啦?”
“哎呦,李楠回來了,我說劉茵大早晨在這守什么呢,心不在焉的~!”
坐在巷子口,擇菜聊著天的大媽大姨。
退下來后,糾集三五好友,擺著棋攤,練棋的大爺們,看到這一幕,樂呵呵的打著招呼。
“欸,回來了~!”
劉茵雖然面容更老了,但今天女兒回來,她高興,一高興,精神頭就起來了。
“三嬸,路姨,張大爺,我跟媽先回去了嗷,有空咱們再聊~!”
二十幾歲的李楠,不是十幾歲年齡了,面對以往的老街坊們善意的招呼,也會落落大方回上一句。
“這丫頭,是變了欸,小時候風風火火的,跟小男孩似的,部隊是鍛煉人~!”
“姑娘歲數大了,性子就穩下來了,哎,爭氣也是很爭氣,就是吶,劉茵有時候也頭疼,你說……!”
母女倆的背影消失在巷子里頭后,街坊們的話題,很靈活的就轉移到了李楠身上。
大姑娘到現在還沒有嫁人,總歸在這些街坊鄰居眼里,顯得很另類。
“九十五號院,要我說,就是風水有問題,你看前些年,出了那么多的怪事,姑娘大齡未婚,已經算是最小的事情了~!”
“老高,你可別瞎說,也就是擱現在,你這話要是放前兩年,你一準被人……!”
李楠回家,這個話題,倒也持續不了多長時間,到底是部隊的人,大家至少對軍人這個身份,還是抱著尊崇的態度,
唯一能被人拿來說的,也只有未婚。
相比那些下了鄉,插了隊,還沒有回城的知青男女,兒子女兒在部隊反而更令這些人放心,好歹還能回來看看。
瞅瞅周圍人,也只能在心底羨慕,他們的孩子揮淚送別后,至今還不知道怎么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