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田野里,禾露清新,土氣芬芳。
李泰伸著懶腰走出營帳時,便見到眾部曲們已經成群的忙碌起來,分散在山野田畝之間,或采或刈,讓這片田園充滿了活力。
“郎主,田里野菜真是不少只收了兩頃地,便得了幾十斤,這是野蓼,作菹入藥榨籽染布,這是薺菜”
劉三箸背著一個裝滿野菜的藤筐返回營地,樂呵呵的向李泰打招呼,還熱情的講解采集的野菜種類。
李泰微笑傾聽著,看著這漢子爽朗的笑容,也不由得感嘆人在做自己擅長的事情時,的確是信心滿滿。
之前劉三箸因為不會騎馬,在部曲中沉默寡言,李泰原本還以為他生性內向,今天卻看到這人開朗的一面。
朝陽映入劉三箸的眼中,他又不無希冀的望著李泰說道“郎主,春夏農事繁忙,鄉人沒有閑暇采集,如果田力有余,仆想帶著兩人把周圍田野都采收一遍。作成的菹料自用有余,還能入城售賣,換得布帛。我家傳的作菹法,也是鄉里聞名,我耶憑此養活一家”
“只收自家田園就好,不必鄉人口里奪食。三箸你以后就是家里作菹大使,等你家郎主奮爭上流,憑此法你不只可以養家,或還能做個官人呢”
李泰拍拍這小伙子肩膀,笑著鼓勵道。
旁邊其他幾人聽到李泰笑顏,也都紛紛笑著對劉三箸作揖喊叫“參見大使”,還有一個掌炊的仆婦也走過來笑道“三箸大使,你要婆娘不要我家有小娘子”
劉三箸被眾人打趣得臉色臊紅,把筐里野菜倒空就往營地外跑,跑出幾丈后卻又轉身對那掌炊女子喊叫道“鄧娘子,我不要你家小娘,你要想尋個搭伙,瞧我行不我勤作菹,給小娘子攢嫁妝”
“賊漢子,敢戲鬧你阿母”
那鄧娘子聞言大羞,撿起土塊就向跑遠的劉三箸砸去,又揮舞著湯勺打砸身邊哄鬧的人,很是潑辣。但在返回守灶時,那臉龐仍是如染胭脂般霞紅,視線不時就飄向遠處采集野菜的劉三箸。
李泰將這些戲鬧看在眼中,心里也在盤算著。
男女,不必諱言。給部曲們安排婚配成家,也是身為家主的義務之一。不過這些事情如果處理不好,也容易滋生紛亂。
早飯時,趁著勞作眾人返回,李泰板起臉來嚴肅說道“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既然安家于此,我便先作幾條家訓,你等都要牢記在心這第一點,就是不得欺凌婦孺,膽有犯規者,一旦舉報查實,便不再是我門中人,還要送官問罪”
眾人見郎主說的嚴肅,也都紛紛點頭應是。如今生活雖然清貧,但相處氛圍卻好,許多部曲心里都漸漸生出歸屬感,不舍得失去這一份和諧。
“國以爵祿酬功,家中自然也要有格式賞勤。自此以后,日積一功,一季一審,家功多者,自有獎賞。有男女孤寡、意欲擇偶,計功排序,若是兩情融洽,戶里出資供你成家。”
眾人聽到這里,下意識望向此番隨隊而來的那二十名婦女,心里頓時生出狼多肉少的緊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