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劉三箸三兩口便喝完了一碗菜羹,抹一把嘴巴開口道“郎主還有訓令嗎要是沒了,仆要趕緊收菜,日出露敗,怕是品相不好”
“暫時只有這么多,去罷”
李泰聞言后又呵呵一笑,擺手說道。
諸部曲頓時作鳥獸散,一個個比之前又積極數倍。
留在營地里的幾個婦人卻并非盡是喜樂,猶豫半晌,一名年齡稍大的婦人被推出來,低頭小聲道“郎主愛惜士伍,是天下少有的好主人。我們這些愚婦,斗膽請問郎主,配丁時,能不能、能不能
自己也”
“你們是擔心錯配惡人,一生受苦放心罷,戶里會別造婚簿,你們愿意戶里作配,就來登記。如果不愿,也不作強求。積功多了,那些拙漢子也任由你們挑選”
古代為求人口增長,男女晚婚不婚都是一種罪過。不過李泰如今部曲滿打滿算不到三百人,倒不介意多費點精神,給這些部曲男女們一點婚姻自由的余地。驢唇馬嘴各種磕碰,時間久了也是一種折磨。
婦人們通常更加感性,聽到李泰這么說,又不免眼眶紅紅。
那最先開口的婦人抹著眼淚連連欠身道“謝謝郎主、謝謝我家死漢子前年出征靈州,一去就沒了聲訊,族里貪我桑田要強配叔子,我帶兩小兒逃出卻被官府收捕,丟了小的,剩下一對母子為奴。那漢子死活也罷,我只想養起他這骨肉,一定勤奮做工,絕不白食戶里”
亂世之中,最不缺的就是人間悲情。
李泰也不知該要作何安慰,只是說道“徐娘子你放心,這事沒人逼你。我知你善織會裁,家人衣帽勞你制作。日后處境從容了,我還會設一家學教育孺僮,等你家夫主返回,看到小兒竟成學士,一定會感激你教養有術”
那徐娘子聽到這話,更是激動得淚如雨下“我一定、一定給郎主造大美官袍郎主這樣恩賜下人,不作大官,天無良心”
“那我就借你吉言,努力奮進好了,忙起來吧。我四處走走,給家人多添作業”
李泰喝了兩大碗菜羹,拍拍屁股站起身來,帶上兩人邁步往山上走去。
時下平地露田才是生產口糧的根本,但李泰自家知自家事,講到精耕細作,終究古人才是真正的行家。
他這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半吊子水平,實在很難提出什么有建設性的規劃意見,所以露田的耕種他也就不胡亂安排指揮。頂多改進一下農具,比如造個曲轅犁之類。
他作為穿越者的最大優勢,應該還是各種生產工具和工藝的先進知識。
大煉鋼鐵,眼下就不必想了。他就算有點一知半解的知識點,也完全沒有任何實操經驗,即便研究起來,也要進行大量試錯,顯然不是現在這點家底能夠支撐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