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得出這一結論的理由也出奇的相似,第一就是李泰的出身,他身為隴西李氏子弟,根本不需要輸物買官、也不屑屈居鄉團兵長之位。第二還是他的出身,他一個東州外客,不夠資格、也沒有能力統率鄉團。
李泰對此既覺得有些好笑,又倍感無奈。他是真的不介意鄉團軍主職位是清是濁、是輕是重,就算自己不做,也可以推出部曲中一人受賞,但后一個理由卻不得不考慮。
關西民風之排外,他是深有體會,否則安心種田就好,也不會衍生出之后眾多計議。
西魏的官爵威望說到底也就那么回事,只有官民勾結才能發揮出最大效果。他鄉資鄉望俱薄,即便爭取到一個都督職銜,那些鄉土豪強們該不鳥他還是不鳥他,反而會滋生更多糾紛。
幾天后,史氏兄弟再來造訪。這一次,態度便不像之前如其兄弟名字一樣恭敬,還做什么苦肉計的鋪墊,而是咄咄逼人。
“此番輸賞,武鄉郡合給三都督職。實不相瞞,當縣都督職我家勢在必得,不只上峰通聲,京兆本家也許諾勻輸谷料萬斛。但若非萬不得已,我也不想鄉事延及外郡。”
史恭望著李泰直接說道“郎君應該有些好奇,為何近日登門訪買者漸少這是因為我家已
經收聚油膏兩百斛,鄉野幾無存遺,其余鄉戶也無如此資力,所以轉去別處用功。郎君所聚油料,越過此時便成廢料。我今平價買回,合則兩好,郎君意下如何”
“縣尉果然妙算,讓我大開眼界。我也不瞞你,之前出價最高者,已經溢價倍余,縣尉卻要平價來買,這讓我如何能夠接受”
李泰聞言后便嘆息一聲。
“人間物利,智者擁得。李郎失算一籌,不怨旁人,無謂再意氣用事,讓兩家日后相處為難”
那史敬聽李泰作此嘆言,神情便越發的得意。
其實他家所收油料遠不足百斛,一者李泰之前搜購太多,二者鄉土競爭者不乏,到現在左近鄉里麻油價格已經溢出兩倍有余。但只要能夠逼迫李泰賣出儲貨,前后的投入也可以拉平。
“史侯這話說的真是對,人間物利智者擁得。你們不只是失算一籌,而是兩籌。一則我所儲油料不只三百斛,已足五百斛數。二則你等鄉人就鄉濫買,不只油價飚高,就連胡麻時價也增長迅猛。縣中秋后胡麻大半歸我,我要多謝你等鄉徒助我治業。”
李泰微笑著說道“此縣都督勢位歸誰,我并不在意。即便縣尉擁得,也只道恭喜。唯獨此前約定秋后胡麻給量,升斗不可缺失”
史氏兄弟聽到這話,臉色頓時一變,而李泰則從席中站起身來冷笑道“我鄉資勢力微薄,想來難以撼動大戶催債。所以近日也在考慮,是否將我手里貨單趁此時價美好發賣別家,屆時還要請賢昆仲配合輸貨別家。”,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