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碓硙在時下而言就等于一個小型的加工廠,所以豪強權貴們才熱衷于傍水而居,躺著就來錢的買賣誰不樂意
梁椿家人之所以那么干脆讓出莊園,除了梁椿本人豁達不爭之外,大概也在于趙貴家奴們太過跋扈,看著對方躺著來錢而自家卻不敢作業,也是一種折磨。
雖然那碓硙不屬于李泰的產業,但他也已經打算用印刷工坊的第一批分紅補償若干惠。
若干惠本人或許不在意這些小事,但他畢竟部曲家人繁多,錢事來往上如果不能做到公平清晰的分配,這買賣和交情也維持不長久。
眼下已經過了中秋,距離月底還有十多天的時間。正好劉珙也開始率眾在鄉里收購糧食,李泰便也讓他先將自家收獲的粟谷換一批鄉人小麥進行碾磨加工,再用加工成的面粉去換小麥進行循環。
李泰莊園里,剛剛完成了冬小
麥的秋播和粟谷秋收,莊人們便又投入到糧食的加工中。
莊園空地上,安裝著幾個碩大的木圍滾筒,有人在旁不斷的搖柄翻滾,滾筒快速的旋轉著,里面不斷傳來噼噼啪啪的碰撞摩擦聲。
在另一邊,有一張長長的木案,一個個厚實的圓餅被擺在案上,有人刀劈斧鑿的將這些圓餅砍成碎片,然后用簸箕送入滾筒中進行粉碎。
這些圓餅是油坊里壓榨完畢的油粕芝麻餅,被重新粉碎之后便送入另一處工棚下。
工棚里支著幾個大灶,燃燒的灶火上架著凹底銅鐺,旁邊一人掌勺,不斷的翻炒著銅鐺里的面粉、豆粉和芝麻餅碎。
李泰也守著一個大灶,挽起袖子親自翻炒,一邊注意著炒面的顏色變化,一邊呼喊道“灶火小一些加半升羊油壓住粉塵加鹽,半合就好如我這般操作,你來接手。”
讓出掌勺的位置后,他走到一邊木架上捻起一撮已經翻炒完畢的炒面放進口中,仔細咀嚼品味一番,這才滿意的點點頭,又吩咐道“添水、造餅。水不要放多,成型后上杠壓實,送去烤爐烘干。”
用來壓餅的是一排大木桶,添水揉制的大餅尚顯蓬松肥大,被放入木桶后先覆以數層絲布,又蓋上木板,再上則是碩大的條石,最后則有工人用杠木進行擠壓。
擠壓定型的糧餅已經厚實得很,但這仍然不是最后的成品,還要被轉移到兩扇木板中,以板筑夯墻之法繼續加工,將十多寸厚的糧餅夯壓到幾寸厚,這一套流程才算結束。
烤架上,不斷有烘干水分的糧餅被用鉤子勾出,擺在工棚下通風晾涼。
剛剛來到莊園里的賀拔勝大馬金刀的坐在一張胡床上,等著親兵用刀刮取半碗壓實的餅屑,便急不可耐的吩咐人用開水沖調,端著陶碗一邊吹著氣一邊喝起來。
“這可不是供給伯父的飲食”
李泰遠遠見到,便往涼棚走來。
“已經飲光了”
等他到來,賀拔勝便將碗底亮出,一臉滿足的拍著肚子感慨道“當年行伍中,做夢也不敢想這樣精致美味的飯食啊”,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