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雄渾的聲浪震得人耳膜發癢,李泰牽馬站在儀仗隊伍中,饒是這一身裝備有些華而不實的好笑,但心情也不由得澎湃起來,這蒼勁肅殺的氛圍實在是感染人心。
隨著城門洞開,六軍先發,持殳持戟導引先行,百人一隊、各擁一纛,夜風吹得那旌旗獵獵作響,成為了鼓角聲中動人心魄的和聲。
六軍儀仗開拔之后,城門內駛出一駕幢蓋大車,上面拉著一架大鼓、有鼓手振臂擂鼓,鼓點間隙則以長鳴、橫吹等各種樂器聲填補,這是君王儀駕的前部鼓吹,單單各種樂手便有六百多人。
鼓吹行過,便是六坊軍眾拱從著一駕大車行出。大車上空無一人,只擺放了一張雕紋御案,御案上擺放著皇帝詔書與太廟祭文。
代表皇帝的空車行過,后方兩架大車并行而出,分別乘坐著西魏皇
太子元欽和丞相、大行臺宇文泰。兩車行出,前部鼓吹聲變得更加高亢激奮,四方拱衛的禁軍將士們也開始高聲歌唱尊號。
李泰也不是沒有見過大場面,但親眼見到如此雄壯的儀仗畫面,還是不知不覺的手心浸滿汗水。
這種充滿儀式感的典禮,對人心的震懾感染的確很有力量,以至于李泰頻頻在心里默念“彼可取而代之”,心里的緊張感才消減下來。
終于,諸公車駕行出,聽到城門前禮官唱名聲喊到高仲密,李泰連忙翻身上馬,回首喝令儀仗入前就位,拱從著高仲密的車駕、一馬當先緩行在儀仗隊伍中。
整支儀仗隊伍東行數里,抵達一處高出平地數丈的土塬,便是大閱的主會場。
先一步抵達土塬的禁衛、中軍早已經將土塬團團圍住,土塬上也擺滿了各種典禮文物。李泰等公府儀仗在陂塬左側列陣,南側則是諸州軍伍,也早已經陣列分明。
將要破曉的晨光中,旌旗林立,黑壓壓的陣伍鋪滿此處空間,幾乎一眼望不到盡頭。
隨著東方曙光沖破云層,廣場四周鼓角聲再次大作,西魏太常卿盧辯并諸禮官次第登臺,先作禱告之禮,然后開始宣讀西魏皇帝詔書。
李泰站在高臺側方,側著耳朵細聽,也只能通過晨風吹送來的些許聲調勉強聽到一些聲辭,料想陣列更遠處的將士們大概也只能見到一個大官站在高臺上聲嘶力竭,卻不知道究竟在喊叫什么。
不過等到臺上宣讀完畢,校場各處又有禮官再將詔書內容宣讀一番。李泰看到這里,不免便考慮要不要搞個揚聲器出來。不過憑他物理機械水平,頂多也就卷個喊話筒。
詔書的內容古典晦澀,雖然能夠聽到,但能解義者卻甚乏。李泰聽來也是一知半解,大意應該是“兄弟們、我太難了”“總有刁民想害朕”“大家替我弄死賀六渾、分錢分權分女人”之類。
等到詔書宣讀完畢,時間已經過去了大半個時辰,之后的禮程便加快進度,西魏太子元欽登臺,將代表著權力的節鉞諸物一一交付給大行臺宇文泰,這是在內外諸軍面前再次重申大行臺權威不可動搖。
李泰等公府衛官們也都紛紛下馬,護從諸公近前觀禮,但因站的太近被高臺遮擋視線,也實在看不到什么。原本還想就近一覽宇文泰風采,瞧瞧自己要克的人具體長什么樣子,結果只看到一排甲士雙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