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泰最終還是無驚無險的離開賀拔勝官邸,賀拔氏兄弟兩對他雖然態度仍談不上客氣,但也不敢再作用強。
這其實也不算意料之外,從這兩兄弟軟禁賀拔勝于邸、不準他見外人,就能瞧出他們是個什么底色。所謂頗有乃父遺風,也只是客氣話罷了。
賀拔岳雖因失謹慎而喪命,但卻絕不是一個庸才。且不說那些實實在在的功勛,河陰之變中他能表明態度阻止爾朱榮篡國,足見此人風骨強硬、是非分明,這種品質就連賀拔勝都大為不及。
但賀拔緯兄弟們這種做法,就連李泰這個外人都頗感不齒,那些鄉情尚義的北鎮武人們對他們兄弟會是怎樣感觀也可想而知。
凡事過猶不及,包括謹慎自防。這兩人精明有余但卻分寸全失,也難免讓人感慨賀拔家真是后繼無人。
賀拔羖等幾人留守邸中陪伴賀拔勝,朱子勇則跟隨李泰離開。
“近畿幾處園業既然已經被人收取,再作糾纏只會讓伯父更加的情面難堪。我在城外龍首原上新受田莊,朱翁你先就鄉游走,將被驅逐逼遷的士伍召回,先入我園中作業休養。”
賀拔勝現在顯然是沒有精力操持家計,回家之后李泰便對朱子勇說道。
田園產業他是沒有資格同賀拔家兄弟們爭搶,但那些士伍人口他卻得幫賀拔勝妥善安置。
去年印刷公文的貨資還有一部分存放在京兆郡府庫中,正好可以支取出來,安置這些士伍,順便把龍首原上的田莊經營起來。
朱子勇聞言后又是老眼泛淚“那兩人只將主公老殘部伍視作負累,若無郎君仗義庇護,恐怕就要士伍離散、自生自滅了”
“去年我新入關西,伯父仁厚待我,如今小趁余力,當然不能坐視他家事殘破。更何況,伯父還有許多資貨置于我處,恰好可以用來供養這些士伍人口。”
去年賀拔勝出借物資供他炒貨,李泰雖然在年前歸還一批,但還剩下一些尾數沒有還清。
他暫時也并不打算交付給賀拔緯兄弟們,正好用來安置那些被驅逐的士伍們生活生產。
賀拔勝士伍中還有相當一批老弱病殘,供養起來成本不小,這應該也是賀拔緯兄弟們不肯接納的原因之一。
李泰倒不覺得這些人是負累,他終歸是要組建自己的人馬力量,那些傷殘老兵們本身的行伍閱歷就是一筆寶貴的財富。無論賀拔勝在不在,他也愿意將這些人供養到老。
見到賀拔勝近況如何,李泰也算了卻一樁心事。
華州鄉里還有一攤事務,他也不能在長安停留太久,當天便又去拜訪了一下崔訦,講了講他要接收賀拔勝老殘士伍的事情,希望郡府能夠借使一部分勞役先將莊園框架搭建起來,凡所耗用都從前一筆貨資支取。
崔訦對此自然不會拒絕,他雖然也有政治上的忌諱,不敢同賀拔勝往來過于密切,但有李泰介入出面,他也想幫一幫賀拔勝那些老殘士伍。畢竟當年流落江東時,他同這些人也都有著不淺的情義。
長安的事情安排妥當后,李泰便率領部伍離開,一路快馬疾行,終于趕在元宵節前回到了商原。
“歡迎郎君榮歸”